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三泰電子10配2發行配股 速遞易推快遞領取進入“自主時代”

2014-10-09 00:47:21

逾4000萬的快遞已通過速遞易完成了安全投遞,這對三泰電子而言,是又一個重要歷史節點。

近日,速遞易官網實時更新的數據顯示,逾4000萬的快遞已通過速遞易完成了安全投遞,這對三泰電子而言,是自速遞易誕生后,為解決快遞“最后100米”瓶頸、提高社會效益完成的又一個重要歷史節點。

據統計,2013年全國快遞投遞數量達92億件,同比增長60%,居世界第二。如此龐大的數據背后,蘊含的是絕大的商機,這也招引了如京東、天貓、順豐等各大“巨頭”爭相搶食。

速遞易戰略合作部經理歐家卉對速遞易的未來表現出了絕對的信心,“速遞易具有先發優勢,目前來看也已經取得了規模優勢,同時這個行業對運營能力要求很高,相比對手,我們有更為成熟的運營體系。”

繼獲配股成功之后,昨日(10月8日),三泰電子發布了配股發行公告,此次配股按每10股配2股的比例向股東配售,共計可配售股份總額約為7393萬股。

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未來速遞易或將成為推進快遞領取進入“自主時代”的核心助推器。

“難題”變身“商機”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一波網購熱潮,大到冰箱、電視,小到一根針,任何人都可以從網上淘到。網購的繁榮正推著快遞行業“被迫”快速發展。

根據國家郵政總局統計,2008年至2012年期間,我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的業務量和收入分別由15.1億件和408億元增長至56.9億件和1060億元,而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加。據了解,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41.7億元,同比增長36.6%,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了92億件,同比增長60%。

有證券分析師認為,“2014年將是物流行業對物流最后一公里爭奪的關鍵時期。電商購物和O2O均對物流最后一公里有很強依賴,且我國一季度快遞業務量增速達52%,如果全年增速50%,則我國快遞業務量將實現138億件,需求基礎非常扎實。”龐大的市場無疑為快遞公司帶去了豐厚的業務資源,推動著快遞公司業績增長。

市場大,業務量多,但快遞公司的遞送效率卻成為行業發展 “心病”。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信證券研究部的統計,“最后100米”的投遞成本占到了物流配送總成本的50%,而物流干線運輸成本和倉儲及分揀成本分別僅占物流配送總成本的35%和15%,“最后100米”的高額物流成本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和物流企業的沉重負擔。

四川省快遞協會秘書長賀澤俊亦稱,“最后100米,費用最高、工作最艱苦,也是最容易出現差錯的。一個快遞從選件、下單,最后運送跑很遠,到最后這100米出了問題,就前功盡棄了,而且這最后100米也是最多投訴的。”

由于快遞行業具有貨物批量小、客戶分散化的特征,其需求來自高度分散化的客戶群體。這耗費在“最后100米”上的時間、人力成本已然成為了制約快遞公司毛利提升,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罪魁禍首,這也成為快遞業發展的“瓶頸”。

應了馬云曾說的,“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機”。快遞“最后100米”讓快遞公司焦頭爛額的同時,也紛紛參與解決這一問題,同時也引來了包括電商、中小創業家等關注。“大家是看到了行業的潛力,都爭相來追逐。”歐家卉稱,“對于新興的、有發展前景的事物,必定是有人會跟進。”

巨頭攻堅“最后100米”

“最后100米”解決辦法多種多樣,市場層面也呈現出形式各異的模式。對企業來說,集約化、自動化送件能降低配送成本,在配送時間上也可以更加靈活,同時還能提高用戶體驗,保護消費者隱私。所以目前,以電商為代表的京東、天貓都在積極備戰“最后100米”。此外,作為快遞的順豐也正在加大在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爭奪。

以京東商城為例,除了自建物流體系,京東還先后推出校園營業廳、地鐵自提點和社區自提柜服務。不過,基于自提柜前期投入工程浩大,以電商為主的京東在積極拓展合作渠道,加強與社會資源的合作,包括便利店和第三方服務機構。

去年9月以來,天貓也參與到最后一公里的建設中來。其阿里小郵局項目已和部分高校達成合作,在高校設服務站,提供快件收發、自提等服務。該項目的模式是,小郵局由學校派人經營,快遞公司按單支付給學校費用。

除了電商,大型物流公司也在積極參與,解決自身“最后100米”瓶頸。其中以順豐的表現最為突出,除了與物業、第三方合作外,順豐還開起了便利店“嘿客”。據了解,這些便利店是順豐實踐落地電商O2O業務的一種途徑,附加作為快遞網點的功能,此外,順豐正與中石化合作,加油站易捷便利店也成為順豐自提點。

而針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運送效率低等問題,地方政府也參與建設,改善快遞最后100米問題。倡導“共同配送”理念的新型物流公司也應運而生,以北京市共同配送試點工程“城市100”最為突出。

此外,還有一些創業型公司也看上了快遞“最后100米”存在的巨大商機,不過局限于資金問題,還未能形成較大規模。

面對該行業領域引來的眾多競爭者,賀澤俊表示,有競爭是好事,可以促進解決快遞“最后100米”的難題,對社會民生而言都是有益處的。

“速遞易”優勢已形成

速遞易作為自2012年就已經進入該行業的項目來說,算是起步較早的。時至今日,三泰電子對于速遞易項目表現出來的專一、專注更是行業中難能可貴的。“不管對手在如何參與競爭,我們只要按照既定戰略朝著我們的目標努力前進就好。”歐家卉表示。

對于上述來自西面八方、形勢各異的市場競爭對手,歐家卉認為,“這說明大家都是看到了行業的潛力,都爭相來追逐,不過在競爭的過程中,很多小的競爭者慢慢萎縮,最后淡出了這個市場,我們認為市場最終還是會選擇速遞易這樣的第三方,未來,快遞‘最后100米’的時代將是一個全新的快遞領取‘自主時代’。”

去年年底開始與速遞易建立了合作關系的佳兆業物業集團經營部負責人李陟也證實了這一點,“速遞易在快遞箱子一個區域安排專門有人負責管理。”

李陟認為,未來一個小區只要一個這樣的箱子就行了,業主用多了也會混淆。這樣快遞的投遞效率高了,也減輕了物業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從業主反應來看,很多業主都覺得方便。至于速遞易箱子使用率,他稱,“基本都是爆箱的,后面可能要還加柜子。”

至于實力強大的電商或物流公司,歐家卉則對速遞易的運營能力飽含信心。在運營能力上,歐家卉特別說明速遞易是如何通過良好的服務增加客戶粘度、提升用戶體驗的,“三泰電子做金融自助設備17年,始終重視用戶體驗,我們的速遞易雖是自助設備,但我們同時配備有專門的運營人員幫助業主了解、使用速遞易,相比無人值守的同行更能提升用戶體驗,建立用戶信任;另一方面則是與快遞公司去溝通、協調,讓他們了解怎么去使用速遞易,如何給他們帶去方便,現場進行指導,同時公司還會定期對業務人員進行業務和素質培訓,精準的、細心地為業主提供服務。

雖然對手模式各異,各有優劣,但不可否認的是,三泰電子 “速遞易”在為這快遞“最后100米”則顯得更為專一、專注,且已搶得先機,并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優勢。

據了解,截至目前,速遞易布放網點已逾9000個,公司今年計劃新增落地網點數10000個,目前來看有望提前完成。

歐家卉表示,“從目前市場來看,速遞易已經作為行業龍頭在引領了這個行業,我們參與制定了國家郵政總局制定的智能快件箱標準,并獲得郵政管理局、市商務局等政府機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加上配股資金到位,以及公司自身的實力、團隊的執行力、業已形成的規模優勢都無一不說明速遞易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智能快件箱運營商。”

據了解,速遞易送達快件數量達到首個1000萬用了17個月,第二個1000萬用了不到2個半月的時間,而突破第三個1000萬,邁上3000萬臺階用了50天,如今突破4000萬,僅用了37天的時間,相信未來速遞易將以更快的速度向億萬送達量進發。 (文/李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