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2 01:01:48
不久前,百度召開了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會。會上公布了為線下商家向移動互聯網遷移的解決方案“直達號”,同時還發布了吸引眼球的BaiduEye和筷搜兩款概念產品,同時由剛剛加入百度的首席科學家吳恩達介紹了百度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
在百度世界大會之后,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分別發布投資報告,維持百度的“增持”評級。摩根士丹利在投資報告中解釋稱,百度在世界大會上強調了直達號、富媒體搜索和人工智能的進展,他們認為移動商業化的提升將帶來運營杠桿作用;德意志銀行則因BaiduEye這一概念產品和人工智能的進展而維持245美元的目標價。
就在9月3日當天,百度的股價也一度沖到了230美元的高點。按照上周(9月5日)收盤價224美元計算,百度的總市值大約為793.31億美元左右,幾乎要沖破800億美元。
資本市場和投資銀行們的持續看好,以及最近一年百度股價的一路高歌,未必就能打消投資者的疑慮:百度的股價接下來還會保持這樣的增長態勢么?收購91無線和通過預裝、營銷等方式推廣移動應用換來的用戶和收入是否具有持續性?從另一個角度看,百度的股價是否存在高估或者低估?尤其在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和估值分別超過千億美元的當下,百度接下來能否在資本市場受到與另外兩家相同的禮遇?對于投資者來說,百度是否還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
觀察人士認為,可以從百度現有的財務和業務健康狀況、業務的增長性和投資潛力幾個方面來看這件事。
第一個方面是財務和業務健康狀況。先說財務,這里的核心問題是:百度的股價到底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或是市場給出了其公允的評價?
用比較常用的同類公司比較方法來看,可以先把它的核心業務與模式類似的Google相比較。這一部分的比較核心是搜索以及相關的搜索延伸業務——Google是搜索以及在此之上發展而來的地圖、郵件、網絡服務等,而百度則是搜索、地圖、貼吧、知道等。在這一部分,如果參照近一年的中國搜索引擎市場格局,其他搜索引擎的增長幅度已經放緩,短期內很難再看到市場格局變化的可能,因此可以基本忽略可能突然出現的行業競爭者帶來的影響,從而可以選百度的財務表現為測算基礎。
從這一部分看,Google和百度兩家公司的收入大部分都來自網絡營銷收入,即搜索引擎廣告,Google過去三年的收入復合增長率約為26%,假定其未來三年這一比例降低到20%,目前其市值約為3964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營收632億美元;百度過去三年的收入復合增長率為60%,假定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為50%,目前的市值為793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營收64億美元。按此測算,與Google相比,百度對應的市值大概在1010億美元左右。(百度在最近的兩年、8個季度內的同比增長率一直保持在40%~60%之間,而且百度預計接下來一個季度將會保持這樣的增長率。)
而業務發展性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其一為現有移動業務的營收,其二是未來的業務增長性,即布局。
最近三個季度,百度的移動業務增長率分別為20%、25%和30%,這個數字背后的含義是,相比阿里巴巴、騰訊甚至Facebook,百度已經率先完成了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的轉型。在這里引用分析人士尹生此前的測算方法,Facebook過去三年的收入復合增長率為46%,假定未來三年它的復合增長率與百度相同,都為50%,采用2013年收入、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和目前的市值,百度的合理價值應該為1035億美元,加上88億美元與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相關的投資,合計為1123億美元;而比照騰訊,去年騰訊的總收入為97億美元,增長38%,假定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5%,目前其市值為1550億美元,則百度對應的價值應為1210億美元。
此外,相比起來,對于接下來阿里巴巴這場superhot的IPO,分析人士有幾個顧慮:一來淘寶向天貓導流可能會遇到天花板,并且面對來自騰訊京東聯盟的挑戰,這對阿里巴巴整體的創收能力可能將有制約。二來從最新公布的財報看,移動收入雖然有了快速增長,但主要還是依靠移動電商的帶動,這一部分仍有微信的牽制。
綜合百度與三家公司的比較測算來看,百度這一部分的合理估值大概在1110億美元左右。
采用這些比較方式是以兩個事實為基礎:其他搜索引擎已經難以再取得更大規模的市場份額和商業化競爭力,同時移動收入已經不再是市場看空百度的主要因素。
而從純業務層面看,百度的PC和移動產品主要業務和商業模式依然是依靠搜索流量,而百度正在嘗試從一個純粹分發流量的公司向一個技術和產品的平臺級公司過渡。這種過渡并不是轉變,而是在搜索流量之外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和新的用戶需求,來分散流量性質過于單一而帶來的風險,梳理一下百度在傳統流量業務(搜索、視頻、應用分發等)之外的業務嘗試就能看出這一點:
首先是開發者生態。百度近三年的世界大會主推的業務,基本上是移動的平臺和技術工具、技術框架到解決方案的進化——2012年的開發者七種武器,2013年輕應用,2014年的直達號。在這背后,百度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移動開發者的開發機制和基礎開發架構,B2D服務的成型可以看作第一個流量之外的生態建設。
其次是 “連接人與服務”的模式。這一部分主要仍然是依靠流量入口來完成的,尤其是移動搜索框和手機百度應用。百度為用戶設定的使用場景是,用戶從移動搜索框進入,提出尋找服務的搜索需求,百度通過輕應用和專門為商戶服務的直達號來截留這些需求,在應用內直接提供服務,并利用百度錢包等支付通道完成閉環。這一部分尚有爭議,即搜索流量是否能夠轉化成服務請求?分析人士認為,移動搜索理應能夠成為一個服務發現入口
(比如國內的出門問問、國外的Siri和GoogleNow正在做的),而百度正在搜索技術上進行的研發,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這種流量轉化的轉化率:比如背后的IDL深度學習研究院在圖像識別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百度大腦的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可以帶來更好的搜索結果,從而提高“搜索服務”的認知度。
第三是移動互聯網新浪潮的布局。這一部分主要是一些概念產品和新技術的嘗試,以及未成型但普遍認為規模巨大領域的提前卡位。前一部分的代表產品就是BaiduEye、筷搜、無人駕駛汽車和自行車,以及百度重點照顧的人工智能領域。這一部分的價值并不在這些尚未被驗證的產品上,而在于能夠通過技術向現有產品的應用,提高商業化的效率。后一部分的代表則是對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百度健康云等平臺的前瞻性和平臺化布局。在這三個領域,百度已經先于競爭對手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和開發者生態卡位,這一部分未必能體現在市值和股價當中,但相比起兩年前對智能手機和應用分發的遲滯姿態,百度對新趨勢和新生態的關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再來看一組數字:阿里的二季度營收為157.71億元,移動收入為24.54億元人民幣,移動收入占比為15.6%,而百度在二季度營收119.86億元的情況下移動營收占比達30%,達到了36億元。雖然兩家公司的業務和商業模式不盡相同,但幾個數字起碼能說明一些問題。因此,百度無論從財務基本面上看,還是從業務延展性上來看,都存在股價被低估、仍有增長空間的現象。這其中還不包括百度手中握有的486.59億元(約合78.44億美元)的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值。換句話說,按照百度的投資風格,隨時可能上演91無線的逆襲。在此并沒有計算業務增長空間和投資潛力對市值產生的有利的溢價影響,因為單單從現金牛業務看,百度的股價實際上就已經存在低估的情況了。
綜上,分析人士判斷,百度的市值起碼還有將近400億美元的上漲空間,即達到1200億~1300億美元之間,甚至更高。 (文/劉興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