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2 00:51: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昨日(9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企業的PMI指數均較上月環比回落,特別是8月中、小企業的PMI指數均降至榮枯線以下,分別為49.9%、49.1%。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小型企業PMI本月又重回收縮區間,表明小型企業回升基礎并不穩固,生產經營依然面臨較多困難,扶持小微企業的定向政策措施還需落到實處。
中小企業利潤率僅1%~3%
8月PMI指數中,大中型企業的PMI指數普遍回落,尤其以中小企業回落最為明顯。
其中,中型企業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高于臨界點后,本月降至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9.1%,繼上月短暫高于50%后,又重回收縮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數據表明需求回升減緩,企業接單困難,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中型企業PMI下降0.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下降1.5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降幅均超過1個百分點。
此外,更加側重中小企業樣本的匯豐數據也于稍晚公布,匯豐PMI指數的下降佐證中小企業仍面臨困境。數據顯示,8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50.2%,較此前公布的初值50.3%再次下調,并且大大低于上月終值51.7%。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曾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中小企業面臨勞動力成本居高、原料價格過高,而企業利潤微乎其微的困境,“大部分中小企業利潤率只有1%~3%。”
稅收優惠政策仍難落實
對此,國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緩解企業壓力。繼國務院暫免征收600萬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后,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 《關于加強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11項措施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多次提到有關小微企業的 “稅收優惠”、“信貸支持”、“優化產業結構”等問題。
并且,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上述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7月小型企業PMI指數為50.1%,上升1.7個百分點,為28個月來首次回到擴張區域。
不過,溫州一家外貿企業的董事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國家對小微企業在政策上采取了幫扶,并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業的現狀,但是由于地方在落實上效率較低,目前很多企業仍然面臨融資難的現狀。
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上發布的 《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4》顯示,56.9%的受訪企業表示未享受到國家關于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政策落實方面,有來自地方的聲音。吉林省智庫研究員劉庶明告訴記者,列明權力清單,明確各個部門分管范圍,對權力進行制約,大量減少甚至取消部分行政審批權,由此才能真正落實國家要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