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6-25 09:37:14
“當前互聯網金融有很多P2P跑路,但是凡是跑路的P2P都是偽P2P。”教授黃震昨日表示。
“當前互聯網金融有很多P2P跑路,但是凡是跑路的P2P都是偽P2P。”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黃震在昨日舉行的“抬錢論道”互聯網金融與融資租賃債權轉讓高峰論壇上表示。他稱,互聯網金融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第一,互聯網金融已經有了更多中國化創新的領域和創新模式。黃震表示,以互聯網金融創新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服務實體經濟來說,實體經濟領域非常廣闊,從傳統的工業到農業,到現在的信息工業化、城市化等涉及到的領域都需要跟金融結合。
第二,互聯網金融有利于盤貨存量資產,優化增量資產。黃震稱,當前中國的金融不是沒有錢,不是缺“水”,而是“水”已經太多了。但是現在“水”堵在那里形成了民間資金的堰塞湖,越來越高,因為沒有民間投資的渠道,所以導致擁堵非常嚴重,要想辦法疏通它。另外一方面,大量企業和產業中間出現了毛細血管阻塞,怎么樣通過互聯網技術打通、疏通是當前需要用心琢磨的事情。僅是融資租賃行業就已經有2萬億元的債權沉淀。這時盤活存量,中間需要很多的工具加以管理,加以控制,也非常需要技術支持。目前互聯網金融主要是盤活存量。增量如果一開始就用互聯網放大,用互聯網思維解決,必然會得到優化。
第三,發展互聯網金融要保護投資者利益。黃震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有很多P2P跑路,但是凡是跑路的P2P都是偽P2P。為什么說是偽P2P呢?因為它做了資金池才可以轉款逃跑,如果沒有資金池它轉款逃跑沒有意義,轉款逃跑就是做了資金池的,做了資金池就不是P2P。
黃震表示,互聯網金融創新平臺最大的特點是第三方平臺,不應該是資金歸集的資金池,更不能動用客戶的資金非法吸存,也不能直接放貸。無論是P2P平臺,還是眾籌平臺還是債權轉移平臺都是如此。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堅持讓互聯網金融支持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資金的主人。真正通過金融行使自己的金融主權,這是互聯網金融革命性的變化。
第四,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一定要通過技術實現更好的風控。黃震稱,互聯網金融由于有了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定位等這些技術,可以更好的識別其風險,量化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和處置風險,預警風險。另外,通過互聯網技術流程設計,一旦出現風險就馬上融斷進行處置,就像保險絲,流量大出現問題馬上電就斷了,互聯網的這種技術很容易出現,把資產就隔離了。所以做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時候,一定要加強風險控制。
黃震最后表示,做好上述工作將使互聯網金融結合各個實體領域、各種投資者金融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出更多用新技術支持的科技金融,解決民生需求的民生金融,讓更多人享受到普惠金融和更加高效節省的綠色金融。這樣才能實現普惠金融,才能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