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4 00:38: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互聯網金融正倒逼著傳統銀行加快改革,也加速了一些銀行推出直銷銀行的速度,在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先后上線直銷銀行后,地方銀行也開始緊隨其后。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主辦的“2014中國電子銀行聯合宣傳年啟動儀式暨第二屆金融品牌峰會”上獨家獲悉,多家地方銀行已經開始準備推出或正在研究直銷銀行。
對于地方銀行而言,由于物理網點有限,如果能夠在線上推出服務,無疑彌補了網點不足的缺陷,同時可以減少物力成本。未來,在便捷和安全監管中間徘徊的直銷銀行能否成為突破傳統監管模式的新寵兒,引發業界關注。某地方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對于直銷銀行,不同銀行理解不同,有的指服務直銷,有的指產品直銷,我們也在考慮,只是現在還沒有推出來。”
據接近河北銀行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行開展直銷銀行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監管層有可能放開理財面簽,這為地方銀行提供了機會;二是直銷銀行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和物理網點比起來,成本低,面對的客戶廣泛,直銷銀行則可以面向所有的客戶。
地方行加速布局直銷銀行/
在民生、興業兩家股份行推出了直銷銀行后,地方銀行似乎也按捺不住,開始在直銷銀行上做文章。
上述接近河北銀行人士介紹,河北銀行直銷銀行系統正在建設,后續產品推廣主要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類似,以類余額寶產品、存款產品及銀行理財三種產品為主。
“因為河北銀行在河北,除四大行之外,其規模和業務量都比較靠前,所以直銷銀行初步的市場定位放在河北,但具體是否擴展到全國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上述接近河北銀行人士表示。
另據知情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北京銀行直銷銀行線上業務也已經進行了前期測試,與民生直銷銀行在業務會有些差異。
同時,記者通過北京農商行人士了解到,近日該行領導在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了推出直銷銀行的想法。
除此之外,珠海華潤銀行近期也上線了直銷銀行。
在上述峰會上,多家地方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沒有推出直銷銀行,但對于直銷銀行一直保持關注,在合適的時機會考慮推出。
“對于小銀行來說,如果大家都做,你不做,等別人都做成熟了再做就晚了。”某地方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對于直銷銀行,不同銀行理解不同,有的指服務直銷,有的指產品直銷,我們也在考慮,只是現在還沒有推出來。”
其實,從民生直銷銀行的增速規模上也很好理解地方銀行為何如此關注直銷銀行。3月28日,民生直銷銀行在官方微信平臺發布信息稱,民生直銷銀行正式上線一個月來,“如意寶”產品總申購額已近200億元,累計為客戶回饋收益1700萬元。
直銷銀行可彌補網點不足/
地方銀行因為網點數量有限,服務人群相對有限,直銷銀行線上服務可以為其彌補上述客觀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直銷銀行購買理財面簽的監管要求,有限的網點恰恰成為直銷銀行規模擴張的的又一限制因素,此外,便利性和安全性問題如何平衡,也是監管方面未來需要考慮的因素。
某證券公司銀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線上購買理財需要面簽,很多直銷銀行都是服務現有客戶,已經開戶接受面簽,但對于新客戶來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探討,現在網絡模式可否在技術上或者監管上調整還要等政策。
上述銀行業研究員表示,“現在的直銷銀行更多是設立網站,產品放到網上賣,本質上與傳統線下模式區別不是很大。國外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沒有國內快,國外理念是直銷銀行單獨出來,通過全新的設計、渠道形式產生新的變化。”
上述某地方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現在直銷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可能有所限制,后期面簽放開可能會加大規模。地方銀行因為網點少,難做全國性的業務,但在直銷銀行領域,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電子賬戶放開在全國開展業務,監管應該不會限制,銀行理財產品需要面簽,對我們來說是劣勢:第一網點有限;第二品牌有限。”
“現在地方銀行異地網點開設需要到銀監會審批,銀監會覺得銀行在服務能力、產品設計上有能力才會允許其跨區域開設網點。直銷銀行本身就是為了解決地域、網點的限制,網絡是很重要的渠道,現在人們的使用習慣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形式,直銷銀行強調標準化、簡單化、可復制,同時,可以解決成本問題,銀行之前都是‘高大上’的客戶,服務成本很高,通過直銷銀行向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收益可以覆蓋成本。”上述銀行業研究員分析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