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 01:15:23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覃鈺景
每經實習記者 覃鈺景
比特幣等網絡虛擬貨幣的興起,讓美國第一大銀行擔心目前信用卡統治的支付體系將受到虛擬貨幣的挑戰。
據《金融時報》報道,日前,摩根大通提交了一份計算機支付系統的專利申請,該支付系統與當前備受爭議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相類似。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比特幣的興起將會促進一個更快的、更安全的以及更有效率的在線支付系統形成。而小摩似乎正在印證這一說法。
專利申請表顯示,摩根大通提出的支付系統將允許人們通過因特網進行匿名的電子支付,不需出具本人姓名、銀行賬戶或繳納任何費用。
摩根大通提出的系統包含能存儲于在線錢包中的 “虛擬現金”,令人想起為用戶保存比特幣的電腦文檔。摩根大通的系統還將制作一個通過該技術進行交易的公共記錄——形似比特幣“區塊鏈”的功能,作為比特幣交易公共賬本并通過對等網絡儲存的海量代碼區塊。
雖然摩根大通在專利申請中并未提到比特幣或其他任何虛擬貨幣,但卻暗示將為挑戰信用卡技術的主導地位作出努力。“雖然網絡新支付機制不斷涌現,但消費者和商家仍滿足于用信用卡作為不斷增長的貿易基礎。至今為止,所有虛擬貨幣都只能說處于起步階段。”摩根大通在專利申請中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類似比特幣的替代支付系統將可能挑戰大銀行和信用卡的地位。而反比特幣者也稱,摩根大通的舉措暴露了新型虛擬貨幣的漏洞,與此同時,像萊特幣這類新生的虛擬貨幣也試圖改進比特幣的現存缺陷。
據了解,摩根大通最早在1999年,并于近期的專利申請中再次提到——新型支付系統將與借記卡和信用卡爭奪網上交易的主導地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