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1-22 08:46:45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0月29至30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該機構決策層就中期貨幣政策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包括如何就削減量化寬松政策(QE)規模與外界更好溝通。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0月29至30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該機構決策層就中期貨幣政策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包括如何就削減量化寬松政策(QE)規模與外界更好溝通。這意味著,美聯儲正認真考慮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削減QE。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0月29至30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該機構決策層就中期貨幣政策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包括如何就削減量化寬松政策(QE)規模與外界更好溝通。這意味著,美聯儲正認真考慮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削減QE。
探討削減QE操作性問題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理事的探討議題已涉及到削減QE的操作性問題。部分美聯儲理事傾向于等量縮減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MBS)的規模,但亦有理事則堅持國債購買規模縮減速度快于MBS。目前美聯儲每月購買的850億美元債券資產中,美國國債和MBS規模分別為450億美元和400億美元。同時,美聯儲理事還探討了實施下調超額準備金和設立通脹下限等措施的可行性。
美國媒體指出,雖然無法判定哪種聲音在美聯儲內部更占上風,但該機構理事開始探討上述問題的行為本身,也許暗示了縮減QE已被提上日程。
根據會議紀要,美聯儲理事還就提升基準利率的“門檻”問題進行了探討。由于對美國最近幾年失業率下降持懷疑態度,認為過去幾年失業率的下降可能夸大了就業市場的好轉,部分美聯儲理事希望降低6.5%就業率的“門檻”,盡管他們同樣擔憂改變“門檻”會損害美聯儲的政策信用。
對此,美聯社的解讀是,如果未來數據基本符合此前就業市場所展示的前景改善狀況,美聯儲幾個月內將開始縮減QE。而這與會議紀要第一句“預計更好的經濟數據會允許在未來幾個月內縮減購債規模”之間頗為類似。
此外,對于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美國市場的影響,會議紀要顯示,聯邦政府“停擺”的影響是“短期而有限的”,但如果財政問題重復出現,將有損經濟發展速度并且打壓消費者信心。
由于美聯儲會議紀要總體呈現“鷹派”立場,預期美聯儲將于今年12月“提前”削減QE的聲音開始增大。圣路易斯聯儲行長詹姆斯·布拉德在美聯儲會議紀要出爐后表示,如果11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強勁,則將提高美聯儲從12月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規模的可能性。
三因素決定年內難實施
布拉德的立場得到了高盛集團報告的間接呼應,該集團報告雖然預計“美聯儲很可能明年3月開始縮減QE”,但強調“還存在今年12月行動的可能性”,理由是美聯儲理事“激烈討論過強化利率政策前瞻指引問題,只是未能達成一致”。
美國媒體指出,美聯儲的確存在今年12月即開始削減QE的可能性,但明年3月仍將是相關程序最可能的啟動時點。
首先,美國經濟持續穩增態勢尚存變數。雖然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遠超預期,但市場基本認同美經濟增速將于第四季度放緩,這讓就業市場改善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盡管“完全就業”是美聯儲兩大職責之一,但該機構多次強調將更多著眼經濟基本面。同時,美國時隱時現的財政問題也令美聯儲謹慎做出削減QE決策,畢竟美政府下一次可能觸及財政“天花板”的時間就在明年2月7日。
其次,美聯儲每年1月、12月的貨幣政策決議通常具有年度貨幣政策方向指引作用,該機構很難在這樣重要的時點啟動削減QE。一方面,盡管美聯儲內部“鷹派”聲音日盛,但本年度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的理事立場整體偏向“鴿派”,這部分理事在年度最后一次投票時放棄立場幾無可能;另一方面,美聯儲此前多次釋放削減QE信號卻未兌現,因此在看到美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前,該機構很難冒著政策信用“透支”風險采取行動。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似乎并不希望在自己任期內削減QE,今年9月美聯儲違背市場預期堅持寬松的決定正是來自其決定性一票。需要指出的是,在耶倫即將于明年2月繼任的情況下,伯南克很難做出重大決策來客觀上束縛耶倫的政策選擇,就像他本人當年繼任時,格林斯潘選擇默默離去一樣。美國東部時間21日早間(北京時間21日晚間至22日凌晨),美國國會參議院將于就耶倫的繼任提名進行投票,預計耶倫會輕松通過投票。
美股美元走勢還看基本面
美聯儲調高了削減QE的調門,美國金融市場出現波動。在21日的交易中,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挫,但跌幅均在0.5%之內。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0.41%至15900.82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26%至3921.27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36%至1781.37點。美元指數卻“備受鼓舞”,當日累計上揚0.2%至81.17,正式站穩81水平線上方。
保德信金融公司市場策略師昆西·克羅斯比指出,美股和美元雖然展示了其變化方向,但幅度均十分有限,這表明市場總體處于觀望狀態,尚沒有進入新的態勢通道中。這也令其短期走勢更顯撲朔迷離,蘊藏了更多變數。
美聯儲削減QE的舉動本身意味著市場流動性將減少,美股料承受壓力。但美股21日總體有限的跌幅表明,市場并不會單純盯住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同時還透過美聯儲的決策間接評估美國經濟基本面狀況。
美元則會因為美聯儲削減QE的預期而得到提振,一旦美國經濟能夠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則全球流動性又會回流美國市場,從而進一步提振美元漲勢。
鑒于此,美股和美元的中長期走勢最終取決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而在其最終明確走勢前,將經歷一個較為“糾結”的躊躇期。在此過程中,美股和美元的短期軌跡更可能與其21日走勢相吻合,即溫和走高。如果沒有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危機等“意外因素”干擾,美股和美元溫和走高的總體態勢料將至少持續到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數據與市場見面的時間,即明年1月底。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理事的探討議題已涉及到削減QE的操作性問題。部分美聯儲理事傾向于等量縮減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MBS)的規模,但亦有理事則堅持國債購買規模縮減速度快于MBS。目前美聯儲每月購買的850億美元債券資產中,美國國債和MBS規模分別為450億美元和400億美元。同時,美聯儲理事還探討了實施下調超額準備金和設立通脹下限等措施的可行性。
美國媒體指出,雖然無法判定哪種聲音在美聯儲內部更占上風,但該機構理事開始探討上述問題的行為本身,也許暗示了縮減QE已被提上日程。
根據會議紀要,美聯儲理事還就提升基準利率的“門檻”問題進行了探討。由于對美國最近幾年失業率下降持懷疑態度,認為過去幾年失業率的下降可能夸大了就業市場的好轉,部分美聯儲理事希望降低6.5%就業率的“門檻”,盡管他們同樣擔憂改變“門檻”會損害美聯儲的政策信用。
對此,美聯社的解讀是,如果未來數據基本符合此前就業市場所展示的前景改善狀況,美聯儲幾個月內將開始縮減QE。而這與會議紀要第一句“預計更好的經濟數據會允許在未來幾個月內縮減購債規模”之間頗為類似。
此外,對于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美國市場的影響,會議紀要顯示,聯邦政府“停擺”的影響是“短期而有限的”,但如果財政問題重復出現,將有損經濟發展速度并且打壓消費者信心。
由于美聯儲會議紀要總體呈現“鷹派”立場,預期美聯儲將于今年12月“提前”削減QE的聲音開始增大。圣路易斯聯儲行長詹姆斯·布拉德在美聯儲會議紀要出爐后表示,如果11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強勁,則將提高美聯儲從12月開始縮減量化寬松規模的可能性。
三因素決定年內難實施
布拉德的立場得到了高盛集團報告的間接呼應,該集團報告雖然預計“美聯儲很可能明年3月開始縮減QE”,但強調“還存在今年12月行動的可能性”,理由是美聯儲理事“激烈討論過強化利率政策前瞻指引問題,只是未能達成一致”。
美國媒體指出,美聯儲的確存在今年12月即開始削減QE的可能性,但明年3月仍將是相關程序最可能的啟動時點。
首先,美國經濟持續穩增態勢尚存變數。雖然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遠超預期,但市場基本認同美經濟增速將于第四季度放緩,這讓就業市場改善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盡管“完全就業”是美聯儲兩大職責之一,但該機構多次強調將更多著眼經濟基本面。同時,美國時隱時現的財政問題也令美聯儲謹慎做出削減QE決策,畢竟美政府下一次可能觸及財政“天花板”的時間就在明年2月7日。
其次,美聯儲每年1月、12月的貨幣政策決議通常具有年度貨幣政策方向指引作用,該機構很難在這樣重要的時點啟動削減QE。一方面,盡管美聯儲內部“鷹派”聲音日盛,但本年度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的理事立場整體偏向“鴿派”,這部分理事在年度最后一次投票時放棄立場幾無可能;另一方面,美聯儲此前多次釋放削減QE信號卻未兌現,因此在看到美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前,該機構很難冒著政策信用“透支”風險采取行動。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似乎并不希望在自己任期內削減QE,今年9月美聯儲違背市場預期堅持寬松的決定正是來自其決定性一票。需要指出的是,在耶倫即將于明年2月繼任的情況下,伯南克很難做出重大決策來客觀上束縛耶倫的政策選擇,就像他本人當年繼任時,格林斯潘選擇默默離去一樣。美國東部時間21日早間(北京時間21日晚間至22日凌晨),美國國會參議院將于就耶倫的繼任提名進行投票,預計耶倫會輕松通過投票。
美股美元走勢還看基本面
美聯儲調高了削減QE的調門,美國金融市場出現波動。在21日的交易中,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挫,但跌幅均在0.5%之內。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0.41%至15900.82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26%至3921.27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36%至1781.37點。美元指數卻“備受鼓舞”,當日累計上揚0.2%至81.17,正式站穩81水平線上方。
保德信金融公司市場策略師昆西·克羅斯比指出,美股和美元雖然展示了其變化方向,但幅度均十分有限,這表明市場總體處于觀望狀態,尚沒有進入新的態勢通道中。這也令其短期走勢更顯撲朔迷離,蘊藏了更多變數。
美聯儲削減QE的舉動本身意味著市場流動性將減少,美股料承受壓力。但美股21日總體有限的跌幅表明,市場并不會單純盯住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同時還透過美聯儲的決策間接評估美國經濟基本面狀況。
美元則會因為美聯儲削減QE的預期而得到提振,一旦美國經濟能夠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則全球流動性又會回流美國市場,從而進一步提振美元漲勢。
鑒于此,美股和美元的中長期走勢最終取決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而在其最終明確走勢前,將經歷一個較為“糾結”的躊躇期。在此過程中,美股和美元的短期軌跡更可能與其21日走勢相吻合,即溫和走高。如果沒有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危機等“意外因素”干擾,美股和美元溫和走高的總體態勢料將至少持續到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數據與市場見面的時間,即明年1月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