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00:48: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推行多年的二胎生育限制,正逐步松綁。日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針對外界普遍關注的放開單獨兩孩政策,以及由此而來的一系列社會生態和經濟影響等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曉波。
隨著計劃生育的推進,我國總和生育率逐步進入低生育水平。近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就公開介紹,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為1.5~1.6。
低生育水平,還意味著什么呢?張曉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較低,未來將導致老齡人口增多,年輕人占總人口比例減少。
在張曉波看來,此前生育二胎的限制,造成的另一大問題是男女比例的失衡。他在11月16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做了題為《性別比例的經濟學》的演講。他認為:當今中國出現“男多女少”的現象、男女性別比例不平衡的問題,與過往的二胎生育限制有很大關聯。
為何會造成性別失衡?在張曉波看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個國人素來相對偏好男孩,第二個由于超聲波技術可以很容易知道胎兒性別。第三個是因為限制生育率,人們就容易在男女上做選擇。
進而,性別失衡導致消費需求的被抑制。張曉波指出,目前,由于男女性別失衡,男性需要購房或蓋房子,增加財富來吸引異性。根據他調研的情況發現,特別是在偏遠農村地區,蓋房子結婚的情況較為普遍。
同時,儲蓄的意愿也極大提高。張曉波指出,中國50%儲蓄率上漲是由性別失衡造成的,而儲蓄的目的,其中多為在城市買房或結婚。“你可以看到,結婚之前大家拼命儲蓄,”而根據他在貴州對于200多戶家庭十幾年數據調查發現,買房、辦喜宴之后,“儲蓄率一下子下來了”。
如今,過往的中國人口紅利見頂也是外界較普遍的觀點。張曉波對此表示贊同,“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上世紀60年代是生育高峰,如今,這些人都快步入老年。”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中國實施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一方面計劃生育導致的人口紅利,使得小孩比較少,少兒撫養比小,相對的成年人多。
張曉波表示,單獨兩孩政策的放開,將有助于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勞動力減少和老齡化現象。
目前,我國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
中金公司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單獨兩孩政策將有助于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有助于優化人口結構。
對于放開二胎生育,反對者多認為,這將帶來大量人口的增加,以及由此給城市公共服務帶來較大壓力。
“我就主張全放開,很多人都做研究,全放開,(總和生育率)中國都超不過2。”張曉波表示。支持他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還在于,目前特別是城市夫婦,對于生育二胎的意愿普遍不高,“不愿意生二胎的估計超過50%。”另外,由于目前年輕人結婚年齡越來越晚,對于生二胎的愿望也更加降低。
張曉波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育意愿逐步下降,政策的放開并不會造成更大的人口壓力。
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將有望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張曉波指出,過往,二胎限制造成男女比例失調,人們對買房和儲蓄會有過度的傾向等后果,這導致中國的內需不足,對宏觀經濟造成了一系列的影響。
他認為,現在把生育政策放開,這會緩解經濟中的扭曲,促進消費。男女比例平衡后,人們也不需要花太多錢做炫耀性的消費,而是會更多地用在自己的實際需要中,這對改變中國經濟的平衡有巨大的作用,也會提高中國人的幸福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