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1-18 08:42:57
本報記者蔡宗琦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分析人士認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將是資本市場最重大的市場化改革。推進注冊制改革絕非新股發行制度本身“單兵突進”修改完善就能實現,更是一項涉及資本市場各層次之間有機銜接、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的系統工程。這項歷史性改革將涉及每一位市場參與者的利益,需集合各方智慧平穩推進,在未來一兩年修改證券法的時間窗口內給市場一段過渡期,最終實現讓市場的真正歸市場。
面對注冊制,問題核心并不在于是否推出或何時推出,而是應該如何推出。在目前的市場和制度環境下,一刀切、試圖一夜之間迅速實施注冊制改革,必將造成大量企業短期內涌向新股市場,引發股市波動,損害每一個投資者的利益,這也是誰也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改革需要大智慧(601519)。在美國市場上,包括集團訴訟等在內的完善司法體系、成熟的機構投資者、SEC有效行使監管職能是推行注冊制的制度基礎。未來,我國要從目前的核準制平穩過渡到注冊制絕不是新股發行制度本身“單兵突進”修改完善就能實現的,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過程中,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監管層把握全局做好法律和制度建設,盡快扭轉監管思路,也需要中介機構切實履職盡責,更需要投資者對新股更成熟的認知。
一方面,從監管者層面來看,推進注冊制改革首要的是加快修改證券法。目前證券法規定“證監會設發審會,審核股票發行申請”、“證監會依法負責核準股票發行申請”,成為未來實行注冊制的法律障礙。目前,修法工作已列入明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有望為從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轉變提供制度安排。在等待法律修改完善的同時,大量與新股發行相關的配套法規制度亟待修改,推進注冊制改革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其次,需盡快扭轉監管思路,摒棄原有事前審批的路徑依賴,將工作重心切實轉向事中和事后監管。從人員配置到部門設置,多年來監管部門把大量精力花費在審批事項上,并且多次因各種原因暫停新股發行,未來監管部門需真正扭轉監管思路,減少行政干預。
再次,應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盡快推出轉板制度并完善退市制度。實行注冊制需要各層次市場之間的有機銜接,企業可根據公開透明的游戲規則自由選擇轉板,不達標的企業則應啟動退市程序至下一級市場,真正讓市場自由選擇,實現優勝劣汰。
最后,這項改革涉及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利益,必須在三公原則和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前提下穩步推進。對于推進注冊制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則應在制定完成后公開及時發布。為了減少注冊制改革帶來的沖擊和風險,消息人士指出,或在未來一兩年時間內大大縮短核準時間,為最終真正實現注冊制留下過渡期和緩沖期。
另一方面,在注冊制下,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合規性形式審查,而將發行公司的質量留給證券中介機構來判斷和決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