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行業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行業聚焦 > 正文

創業板變創“跌”板揭秘:三季度232只個股機構持股比下滑

2013-10-30 00:55:11

昨日創業板指在巨震之后日K線出現長下影,與6月25日的K線形態較相似。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笛 趙陽戈

昨日(10月29日),A股四大指數均在盤中跌破60日線支撐,但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創業板,在盤中一度跌近6%的情況下,尾市卻神奇拉起,收于1261.68點,跌幅縮窄至1.36%,而震幅則高達6.88%,位居四大指數之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創業板指在巨震之后日K線出現長下影,與6月25日的K線形態較相似。而在創業板下跌背后還有什么隱秘原因未被發現呢?

巨震6.88%位居四大指數之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10月10日創業板指盤中觸及1423.96點的歷史新高后,便開始逐漸跌破各條重要均線支撐,至10月25日 (上周五),創業板指已跌近60日線,由于該均線被市場普遍視為“牛熊分界線”,因此創業板指下行靠近60日線的舉動令市場擔心板塊走熊。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還是比較相信重要均線的支撐,國泰君安金融工程團隊就曾表示,創業板將于本周一(10月28日)迎來反彈。

上述預言的確實現了,在60日線關口,10月28日創業板指反彈0.78%,昨日開盤后指數也曾一度漲逾1%。

然而,反彈只是曇花一現,由于昨日銀行等權重股出現大幅拉升,“二八效應”導致市場產生大資金“掩護出貨”的擔憂,昨日10時20分之后,A股全線跳水。

由于各大股指均在盤中殺破60日線,市場的恐慌氣氛加劇,但此時60日線再現支撐作用。13時20分之后,A股各大指數出現反彈,創業板指數最終收于1261.68點,跌幅縮窄至1.36%。

昨日四大指數震幅由高到低依次是創業板指6.88%、中小板指4.86%、深成指3.48%、滬指3.30%。

午后反彈60日線再現支撐/

創業板指昨日盤中下挫以及尾市反彈令日K線收出一根長下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形態與6月25日該指數收出的長下影有諸多可比之處。

從盤中走勢看,上述兩日創業板指走勢均為早盤沖高,之后快速殺跌,午后又見底回升。但6月25日創業板指是以反彈1.37%報收。

從時點來看,6月25日為二季度末,此時創業板指較最低點已上漲80%,由于投資者擔心中報業績低于預期,對創業板行情亦進行了修正,造成了6月中旬以來的一波下跌;而10月29日正是三季報披露高峰期,此時創業板公司由于并未表現出足夠的高成長性,投資者的業績擔憂也成為本輪調整重要原因之一。

從調整幅度來看,創業板指6月17日~25日的那波調整,從最高的1091.91點跌至最低903.67點,調整幅度高達17.24%;而10月10日~29日的這波調整,從最高1423.96點跌至最低1205.00點,調整幅度為15.38%。

從技術形態來看,創業板指10月29日和6月25日均是盤中跌破60日線后強烈反彈,最終令當日收盤點位仍在60日線之上。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牛熊分界線”60日線對創業板指數意義不同一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曾在統計歷史數據后注意到,60日線的得失往往決定行情性質。若指數向下殺破60日線,又不能在幾天之內重回該均線上方,則有可能進入一個較長時間的熊市。

那么,昨日創業板指再度守住60日線,并像6月25日那樣收出一根長下影,這會不會是創業板見底的信號呢?

機構跑路 順網科技跌去前三月漲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對創業板下跌原因已有諸多評述,但機構對創業板股的態度不得不提。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多數創業板個股三季度末機構持股比例都浮出水面,在327只可比創業板標的股中,與中報機構持倉數據對比,有232只創業板股的機構持股比例出現下滑,93只創業板股機構持股比例出現上漲,即機構持有比例下滑的個股數是上漲者的近2.5倍。在半年報時機構持股比例最高的前20名創業板股,三季報時持股比例全部下滑。

其中,順網科技、信維通信、兆日科技、瑞豐光電、新宙邦、南方泵業等個股機構持股比例下滑幅度超過30%。順網科技機構持股比例中報時為77.45%,三季度末已降至39.44%。失去機構撐腰,該股10月來累計跌幅高達39.62%。創業板指10月累計跌幅還未完全吞噬9月漲幅,但順網科技已將前三個月漲幅一舉抹平。

私募:反抽后或再向下/

“我認為現在談論創業板見底似乎為時尚早。”一位私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排除創業板指將重現6月25日之后的反彈行情,但“不過上漲力度或也將減弱”。

該私募認為,從去年底到今年6月25日前,創業板指最高漲幅為80%。從6月25日的最低點到10月29日調整前,創業板指最高漲幅為40%,即使指數再漲一波,或也只有20%的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至少就目前而言,創業板再來一波行情的可能性面臨諸多挑戰。

瑞銀證券分析師陳李指出,未來1~2個月成長股面臨的不利因素包括:主流成長股業績增速下降;三中全會召開之后過高預期可能下修,且之前市場穩定環境或消失;12月進入機構考核期,不排除一些機構在鎖定收益、規避風險的動機下拋售部分成長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外部因素外,近年來,創業板出現調整的原因也往往就與業績增幅低于預期而股價漲幅過大有關。

比如2010年12月,創業板指全月大跌跌3.71%,而同期滬指僅下跌0.43%;2011年11月~12月,創業板指數下跌14.5%,而同期滬指下跌10.89%;2012年11月,創業板指下跌了12.27%,滬指僅下跌4.29%。分析人士認為,由此可見,創業板在四季度往往難有很好的表現。

“不排除創業板指將在60日線上下反復震蕩,然后快速跳水。”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在60日線關口往往會有反復爭奪,短期來看,創業板指或有反抽動作。但若沒有消息面上的重大利好刺激,在創業板指前期漲幅過大、IPO重啟更近的背景下,指數選擇向下的可能性更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