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00:34:0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目前,對多數投資者而言,或許還沉浸在剛剛過去的中報 “洪峰”之中。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前三季度業績預測中,預增公司家數已占到53%,但令人憂慮的是,這其中,創業板預增公司僅有9家。
936家披露預告 過半報喜
隨著貴州茅臺等公司在上周末交出自己的上半年成績單,2013年上市公司中報大戲落下帷幕。除對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報進行盤點外,很多業內人士都將視線轉移到同時公布的三季報預測上。因為歷史行情說明,相對于了解 “過去”,A股市場更愿意窺探“將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共有93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雖然這一數字僅占2467家上市公司數量的37.94%,但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規定,業績變化較大的公司都需要提前披露業績預報,因此通過上述業績預告仍可提前窺得三季報大致輪廓。
從整體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報或仍以“好消息”為主。因為在上述936份預告中,除約120家公司沒有明確預測凈利潤變動幅度外,近500家公司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增幅可能在10倍(含)以上的就有16家之多,增幅靠前的包括世榮兆業、金鴻能源、比亞迪、中環股份等。
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公司看似增幅驚人,但“底氣”不足。比如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3億元~4.5億元,同比增幅為4600%~4800%的世榮兆業(002016,收盤價7.87元)就表示,增長主因是轉讓參股公司股權所獲投資收益及結轉的商品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且公司上半年凈利已達到4.12億元。
當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主營業務明顯好轉,在中報大增之后繼續預增,仍然吸引到關注目光。比如上半年憑借2800萬元利潤額實現176.68%同比增長的中環股份(002129,收盤價19.39元),通過技術創新升級和優化產品結構,同時不斷開拓海外市場銷售,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000萬元~5000萬元,同比增長1692%至2140%。
9家創業板三季報預增
今年上半年,355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90家凈利較2012年同期實現增長,占比53.12%。然而,當《每日經濟新聞》嘗試通過已有的業績預測對創業板公司三季報進行梳理時卻發現,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355家創業板公司中,已披露三季報業績預測的公司卻僅有40家,即使在這40家公司中,還有吉峰農機等14家公司未能估算出業績變動幅度,讓人對創業板公司三季報生出 “霧里看花”之感。
再從對業績作出明確數據預測的26家創業板公司來看,凈利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僅有鼎漢技術、三維絲等9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