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1 01:35:5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羅慧
盡管印度政府和央行在過去幾周的時間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試圖阻止印度盧比的貶值,但目前看來,市場對于這些措施并不買賬。
一些市場人士指出,印度央行應該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但是面對經濟疲軟和通脹飆升的壓力,印度央行顯得黔驢技窮。不管貨幣政策緊還是松,對于印度來說或許都將是一場噩夢,在印度盧比不斷貶值的步伐中,印度經濟也一步一步滑向危機的深淵。
扶不起的印度盧比
周二,印度盧比的匯率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在周一63.13的基礎上再貶值1.4%至64.12,自三月刷新歷史記錄之后,截至目前,印度盧比又貶值了近14%,成為今年亞太地區表現最差的貨幣。
面對印度盧比的快速貶值,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印度央行和政府密集出臺多項措施,試圖穩定貨幣,從上調利率、高息發債、限制進口、收緊海外企業投資限制、大幅調低居民海外匯款限額,到金幣進口和銷售禁令,可從市場表現來看,這一系列的措施都無法阻擋印度盧比下跌的步伐。
貨幣的不斷貶值,也增加了債券市場的壓力。周二,印度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了130個基點至9.47%,為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也令印度的信用風險陡升。
根據場外交易數據提供商CMA(CreditMarketAnalysis)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衡量主權信用的工具,印度國家銀行(StateBankofIndia)的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合約上升至300,較5月17日174的年內低點,上漲了近72.4%。
受到拖累的還有印度股市,周二,印度孟買Sensex指數,在周一下跌1.6%的基礎上,繼續跌去0.4%,在最近三個交易日該指數已經累計下跌了5.6%。
面對印度當局的一系列措施失效,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對自己在印度的投資擔憂,一些市場人士指出:“人們對于印度的信心從來沒有如此低,尤其是印度國內的公司。”盡管,近期印度當局的一系列措施都在朝著穩定印度盧比,挽回投資者信心的方向努力,但市場表現出的是對這些措施的質疑。
如果說美聯儲退出QE的預期引發了國際資金回流發達國家市場,那么印度盧比的貶值便進一步加劇了國際熱錢的撤離。自今年1月以來,海外基金已經從印度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撤出了115.8億美元的資金,據彭博數據顯示,7月份外國投資者在印度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凈賣出金額就高達30億美元。
印度央行陷政策困局
國際資金的流出加劇了印度經常賬戶赤字進一步擴大的風險。據印度官方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個財年(截至3月31日),印度的經常賬戶赤字 (CAD)占GDP的比重達到4.8%,創下歷史最高記錄,而經濟增長速度卻跌至了5%,為10年來的低點。印度當地企業,希望印度央行削減利率來幫助經濟恢復增長,但這會進一步削弱印度盧比匯率并推高通脹。
印度盧比貶值增加了印度的進口成本,也令印度原本已高企的通貨膨脹率如脫韁的野馬,遠遠超出了印度央行的控制區間。
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作為衡量印度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批發價格指數 (Thewholesalepriceindex)在7月份已經高達5.79%,為5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遠遠超出印度央行設定的5%的警戒線,相比6月份4.86%水平,通脹的加速可謂開足了馬力。
更為嚴重的是,受季節因素影響,7月份食品的通脹率還攀升至了9.5%,其中,蔬菜價格同比上漲了46.95%,環比上漲16.47%,作為每天出現在印度窮人餐桌上的主食,洋蔥的價格在7月份環比上漲了34%,而同比漲幅竟高達144%。
這些數據令印度央行夾在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加劇中間更加為難。
對此,野村證券的信用分析師PradeepMohinani表示:“印度的問題遠遠沒有解決,因為政府沒有任何關于提高生產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措施。”
要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印度該如何化解眼下的風險,成為市場最為擔憂的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