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8 01:20:3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8月7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上海股交中心)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正式啟動,首批101家企業掛牌。上海股交中心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云峰表示,年內計劃掛牌企業150家。
他表示,與新三板的錯位競爭為上海股交中心帶來不少收益,該中心正籌謀與新三板構建互轉機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部分掛牌企業主處了解到,掛牌上海股交中心成本要高于新三板,不過政策相對靈活。
雖然對于與新三板爭奪市場版圖的意圖“屢加掩藏”,但在全國遍地開花的股權交易所似乎已經形成了對新三板市場的合圍之勢。
掛牌成本高于新三板
在張云峰看來,股交中心的發展應采取互補為主的方式,避免與“新三板”直接爭雄。
“資本市場一定有層次之分,主板等級最高,所以能夠面向大眾,創業板等級略低,所以要有合格投資人,要有適當性管理;場外市場信用等級比較低,所以必須面向小眾群體,也就是要符合三個條件:不能公開發行,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一定是合格投資人才能介入。”張云峰說。
主動放低姿態、采取互補策略的“突圍計劃”,目前來看并未使得股交中心的發展陷入被動。據張云峰介紹,上海股交中心開業一年半,股權融資額10余億元,掛牌70余家公司,而新三板運行至今7年零7個月,掛牌公司267家,融資總額21億元。
目前,企業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的成本大概在150萬元左右,而新三板只有80萬元左右。
“成本雖高,但上海股交中心按需融資,定價靈活有一定優勢。”一位選擇在股交中心掛牌的私營企業主表示,上新三板要求主營業務突出,其公司有兩項業務都很賺錢,在新三板看來屬于主營業務很不突出,公司也不想去掉一項業務,所以選擇股交中心。
據悉,8月7日成立的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是為企業提供掛牌、定向增資、出讓、受讓信息發布和股權轉讓過戶登記等多方位服務的新系統。報價系統不局限于股份有限公司,還包括有限公司、合伙企業等各類型企業,企業所處行業和所有制成分也不受限制。
籌謀與新三板互轉
張云峰透露,上海股交中心正籌謀與新三板構建互轉機制,以促進場外市場更好發展。
“除了幫助那些急需資金的掛牌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之外,我們也正在與新三板進行溝通,希望雙方能夠盡快形成互轉模式,滿足兩地掛牌企業的各方面需求。”張云峰表示,國際資本市場本身就是這樣一個模式,場外市場與創業板、主板之間,場外市場與場外市場之間是一個完整協調互動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現在對于新三板市場和上海股交中心而言,一方面,雙方的服務手段、服務對象和上市基本條件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掛牌企業在兩個市場之間互轉是有需求的,也沒有任何障礙。股交中心希望通過與新三板之間的探討溝通能夠真正實現順暢互轉。”張云峰表示。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掛牌股交中心的企業,并非所有的都想轉板至主板或創業板,而不愿意轉板的原因,“避免股權被稀釋”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