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7-31 09:00:12
近日,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落下了帷幕。在為期近1周的展會上,手游的爆發式發展成為業內共同關注的焦點。業內預測,2013年國內手游市場收入將達到100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眾多游戲公司及知名業內人士了解到,盡管目前游戲行業特別是手游發展很快,但是多數游戲公司并不賺錢。這也意味著,如果資本要玩游戲,外行需謹慎。
手游發展加速
對于目前三種游戲模式的發展前景,業內幾乎達成共識:端游(客戶端游戲)仍然最賺錢,頁游的黃金發展期已經過去,而手游的發展前景最為廣闊。
騰訊投資并購部副總經理及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執行董事李朝暉認為,手游發展目前只是初期階段。不過他認為,由于此前游戲行業積累的人才較多,并且手游相對比較容易,未來手游發展速度將比此前的端游、頁游更快。
根據華興證券預測,2013年國內手游市場收入將達到100億。根據GPC、IDC預測,國內手游行業未來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0.5%,2017年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22億元。
另一些數字更可以說明目前手游的發展速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某移動平臺聯運合作游戲產品數量統計顯示,2011年有118款產品,2012年已經有450款,2013年將達到1000款以上。
中青寶(300052)(300052)品牌戰略總監兼市場總監李明輝認為“真實數字可能更夸張。”他告訴記者,前幾天在成都新注冊的手機游戲公司,每天可能都達到30家。據了解,現在平均每天至少有兩款手游上線,甚至有時1天上線8款手游。
Digi-Capital創始人和董事總經理Tim Merel認為,現在是投資收購手游和移動應用最好的時機。
多數游戲公司不賺錢
盡管Tim Merel的觀點,代表了多數投資界和游戲業內人士的態度。但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并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活得很好,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死得很慘。
游族CEO林奇認為,游戲公司同樣遵循二八法則,多數公司不賺錢。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創業做游戲,也有眾多款游戲面世,但是未來可能只有10%的創者業可以活下來,這10%里面可能有10%活得比較好,有資格被并購或者上市。”杭州樂港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博說。
藍港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剛轉型到手游領域,但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峰仍然認為,手游市場將會比PC游戲市場慘烈10倍。
王峰認為,現在整個游戲市場大的環境增長量足夠了,“手游公司未來大部分都很難活下去,到今年年底,估計要橫尸遍野”。
王峰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做游戲,也曾投資了一些比較賺錢的游戲,但是在當下的手游投資高潮中,他卻坦言:“什么項目都不想投了。因為我非常清楚,要想做好一個游戲公司太難了。”
小團隊發展難度大
做手游看起來很容易,三五個人組成個團隊就能開一家手游公司。但上海美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杰認為:“現在不能投資小團隊了,因為小團隊無法應對各種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問題根本無法預測。”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其實小團隊、小公司要發展變大不僅要面臨自身發展的瓶頸,也要面臨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對騰訊平臺的數據研究,李朝暉得出:“在未來1~2年的時間內,進入手游的門檻將大幅提高。”
除了游戲公司自身存在的問題,游戲行業的規則也是一道隱形門檻。據了解,手游市場平臺非常集中,傳統互聯網巨頭、運營商占據平臺市場45%市場份額。有傳言稱,騰訊投資的企業中,如果價格談不攏會采取平臺封殺等措施壓價。對此,李朝暉并不否認。
不過,在投資游戲過程中,有錢是不夠的。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深圳某游戲公司,此前接受了一家實業背景的風投投資。但是該基金對企業的經營策略是:快速做大,快速的推出產品。最終該游戲公司把需要兩年才能做出的游戲,1年甚至幾個月就強行推出了。而事實證明,這款游戲因為粗制濫造,所以體驗不好,經常出現各種漏洞。
類似的融資教訓在游戲行業并不少,這最終往往導致投資方和融資方互不滿意的結局。
上述深圳游戲公司人士感慨:“游戲行業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像其他行業,只要加大投資,就會有乘數效應。游戲行業需要打磨精品。”
原文:http://stock.hexun.com/2013-07-31/156638840.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