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00:39:34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蒙湘林
每經實習記者 蒙湘林
近來頻頻拿地的迪馬股份(600565,前收盤價3.65元)目前已感受到資金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7月25日)迪馬股份宣布將與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杭州信托)簽訂合作協議,協議約定,杭州信托通過股權及債權方式投入不超過12億元,雙方將攜手開發重慶北部新區地產項目,該項目有區域“單價地王”之稱。
一季度資產負債率高達80%
今日迪馬股份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地產于今年5月10日通過參與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北部新區G9-1/02號、G12-2-1/02號宗地國有土地使用權,隨后東原地產成立長川置業承接該項目開發建設。為加快該項目開發進程,滿足項目建設資金需求,迪馬股份與杭州信托簽訂了《項目合作意向協議》。
協議約定,杭州信托通過股權及債權方式投入不超過12億元。杭州信托以信托資金通過增資方式獲得長川置業49%的股權,東原地產則持有長川置業51%的股權。同時,杭州信托以信托資金平價受讓東原地產對長川置業持有的債權。
亞洲房地產開發協會會長謝逸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股權和債權作為融資條件通過信托方式入股貸款,實際上依然是銀行信貸,資金較為短缺的中小型房企偏愛這種融資方式,12億元的融資規模可謂不小,迪馬股份地產項目資金壓力明顯。
記者注意到,長川置業投建的地產項目最終成交價為17.7億元,溢價率達24.5%,折合樓面地價4960元/平方米,一舉摘得區域“單價地王”的稱號。
由此來看,項目初始成本并不低。而隨著迪馬股份近期頻頻拿地,公司資金壓力增加,數據顯示,迪馬股份在今年一季度末時資產負債率接近80%,貨幣現金15億元,而短期借款就高達22.6億元。
謝逸楓同時認為:“一方面,借道信托融資12億元無疑對于項目資金投入是一大利好,但在目前流動性日益趨緊的情況下,信托融資成本也可能影響公司收益。”
迪馬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長川置業將按約以不超過每年14%的利率向杭州信托還本付息。
研究員:大股東有望注入地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迪馬股份7月8日停牌以來也引發市場諸多猜測。7月6日,迪馬股份公告稱,控股股東東銀控股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公司于7月8日起停牌。
一位券商地產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從近期迪馬股份頻頻拿地的動作來看,公司在地產業務上明顯擴張,而拿地之后頻頻融資,說明迪馬股份已將資金投入重點轉移到地產上,停牌后大股東地產資產注入應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迪馬股份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專用車業務實現收入8.9億元,占比29%,同比降12.5%,但房地產開發實現營收21.3億元,占比已達七成,同比大幅增長188%。
由此可見,房地產業務已成為迪馬股份營收增長的主要來源。
記者注意到,公司也曾表示將在地產方面進行更大投入,今年以來公司多次發布股東質押融資、增加綜合授信和融資擔保額度的公告。
上述研究員表示,大股東東銀控股旗下擁有迪馬股份、江淮動力(000816,收盤價4.59元)兩家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涉及機械制造、房地產開發與能源礦產等三大板塊,江淮動力已獲得礦產資源注入,從集團戰略層面考慮,迪馬股份作為地產業務平臺是合適的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