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7-19 08:55:52
今日72家基金公司旗下1532只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在二季度境內外股市羸弱的背景下,基金整體出現將近500億的虧損。但A股行情的分化導致股基盈利水平明顯分化,一些新興主題基金賺得盆滿缽滿,而部分藍籌指數基金二季度則虧損較多
股基成虧損重災區
今年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繼續疲軟,流動性明顯弱于一季度,并且造成了短期銀行間資金高度緊張的狀態。政策基調日益清晰,市場化的調結構成為政府的取向,短期經濟的下滑跡象難以扭轉。
在此背景下,A股權益類基金二季度利潤嚴重受拖累,成為基金整體虧損的重災區。
天相數據統計顯示,二季度股票型基金虧損454.22億元,這不僅抹平了其一季度所積累的341.44億利潤,而且還成為當期各類型基金中虧損最大的一類基金;此外,混合型基金也以63.93億的虧損額度緊隨其后。
同期,海外市場同樣震蕩。二季度,盡管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大部分經濟體的經濟繼續增長,美國QE的退出預期導致國際資金撤離風險資產,表現好于下跌的新興市場股市。大中華股票跌幅小于新興市場股市,其中海外中國股票因受到經濟復蘇弱和政策調控的影響而下跌最多。
由于出海投資的QDII基金多主投亞太地區,因此受到股市震蕩牽連。統計顯示,二季度QDII基金虧損40.07億元。
而在低風險領域,盡管6月后期資金利率上升,債券收益率也隨之大幅波動,但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依然逆勢取得正盈利,捍衛了其低風險產品的“聲譽”。統計顯示,貨幣型基金二季度共計盈利49.88億元,債券型基金則將20.12億元的利潤收入囊中;然而保本基金未能幸免,期間虧損達到2.13億。
基金盈利能力分化嚴重
二季度股市表現最大的特點就是分化:傳統投資領域機會乏善可陳,市場資金紛紛撤出這些領域;相反,以TMT為代表的新經濟(310358)業績表現突出。統計顯示,二季度上證綜指跌幅10%左右,而創業板指數上漲20%左右。
在此背景下,A股權益類基金盈利水平明顯分化,首尾利潤相差超過40億。借助新興產業牛市東風,部分成長股主題基金二季度賺得盆滿缽滿。統計顯示,華寶精選、上投內需(377020)、景順增長(260104)貮號、農銀成長(660001)、華商阿爾法和廣發穩健(270002)期間盈利都超過4億,分別達到9.15億、6.20億、5.80億、4.41億、4.31億和4.22億。
與此相對應,部分規模較大的藍籌指數基金二季度賬本則相對尷尬。統計顯示,嘉實300(160706)ETF、嘉實300聯接基金、華夏50ETF、華夏滬深300ETF、華夏300ETF聯接、華泰300ETF、易方達50指數(110003)和銀華深證100(159901)等基金虧損較大,虧損額度都在16億以上。
公司層面的利潤數據也大致體現相似規律。景順長城旗下基金今年以來憑借對于成長股的重點配置成功上位,合計盈利21.03億;華寶興業、華商和上投摩根分別以15.39億、10.99億和7.13億的整體盈利水平緊隨其后;華夏基金旗下產品整體虧損89.06億,排名最后。
原文:http://funds.hexun.com/2013-07-19/156294299.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