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3-05-15 08:52:15
近年平安信托投資多個領域,業務涉及證券投資與經紀、期貨經紀、股權投資、旅游業、工業、服務業、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小額貸款業務等。
平安投資模式起底:曲線入股+減持套現
近年平安信托投資多個領域,業務涉及證券投資與經紀、期貨經紀、股權投資、旅游業、工業、服務業、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小額貸款業務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平安的資本運作后發現,這些年,除了對歐洲富通集團的投資損失慘重以外,無論是對云南白藥(000538,SZ)、南玻A(000012,SZ)、海螺水泥(600585,SH),還是對平安銀行的前身深圳市商業銀行的投資,平安都是大獲全勝。
從平安過去幾年的主要投資模式可以發現,其在A股通常采用“曲線入股”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權,然后通過減持A股實現套利。上海家化會不會是下一個套利對象?
案例1:平安信托“減持套現”海螺水泥/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從上海家化事件來看,平安信托100%控股上海家化(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成為上海家化(600315,SH)最大股東,占上海家化26.78%的股份。
平安信托到底是什么目的?或許海螺水泥套現47億的故事值得借鑒。
實際上,“上海家化事件”并非平安信托與其投資企業的首例糾紛。2006年的海螺水泥股權糾紛就曾經讓平安大賺了一筆。
2006年平安信托與安徽海螺創業投資簽署股權轉協議,平安信托將其所持有的四家水泥公司股權以38.3億元人民幣轉讓,海螺水泥(600585,SH)則通過向安徽海螺創業投資發行2.88億股新A股,作為收購該四家水泥公司的對價。
2007年6月18日,安徽海螺創業投資與平安信托簽署補充協議,同意在上述新A股發行三年后的三個月內,安徽海螺創業投資付款給平安信托。如安徽海螺創業投資違反協議或到期無力支付股權轉讓款,將以所持有的2.88億股海螺水泥股份抵償。
2009年2月,由于安徽海螺創業投資未按時支付延期支付補償金、違反補充協議,平安信托向蕪湖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安徽海螺創業投資將所持海螺水泥股份悉數抵償。
2009年7月17日,海螺水泥發布公告稱,安徽海螺創業投資須以其持有價值逾94億元人民幣的海螺水泥A股,抵償平安信托應得的股權轉讓款27.11億元,同時,平安信托仍持有海創公司債權計人民幣11.19億元。完成股份過戶后,平安信托持上市公司11.54%股權。
資料顯示,2010年6月~12月,平安信托累計減持海螺水泥2.35億股,價格在15.04元到24.75元之間,如果按平均價20元計算,平安套現金額約47億元。
除“上海家化事件”之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平安信托至少與兩家被投資企業之間分歧頗深:一家企業痛陳平安信托的決策流程過于繁復,因而實質上干涉到企業的正常運轉;另一家企業則因為平安否決了其擴張計劃,而基本上與平安信托分道揚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閱平安信托近年年報發現,平安信托投資的力度逐年加大,如2010年末納入公司合并報表的子公司有28家,2011年末為44家,2012年末則高達70家,且絕大部分為控股,甚至100%控股。
從投資領域來看,絕大部分為金融、地產領域。“金融、地產類投資是平安信托的戰略性投資,而旅游業、電子商務等領域則為財務性投資。當前納入平安信托合并會計報表的子公司中,平安信托所持有的權益性資本大部分在60%以上,而控股100%更是常見。
“絕對控股保證企業戰略的實施,較少與小股東就經營理念等方面產生沖突,但如果涉及到股東利益,即使控股也難免不會產生糾紛。”北京市律師協會信托法專業委員會委員杜慶春律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案例2:平安信托“曲線入股”許繼電氣/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平安信托當初競得家化集團100%股權時,曾宣稱“將家化集團打造成為全球知名、國內最大的時尚產業集團”,在罷免葛文耀之后還能夠實現?或許他們投資許繼集團、許繼電氣(000400,收盤價26.50元)的案例,值得上海家化的投資者參考。
2008年1月,為引進戰略投資者,許昌市人民政府、許繼集團工會委員會將持有的許繼集團100%股權掛牌轉讓,掛牌期限為1月21日至2月20日。掛牌期屆滿后,由于意向受讓方太多,該部分股權被迫以拍賣的形式進行轉讓,最終平安信托成為贏家,受讓價為9.8億元。
在拍得許繼集團100%股權之后,平安信托曾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表示:“將依托控股股東平安集團在投資、國際化視野、并購整合上的經驗,把許繼集團打造成為具有世界級能力的中國輸變電集團。未來計劃通過將許繼集團資產注入許繼電氣,實現許繼集團資產整體上市,做強做大許繼電氣。”
平安信托甚至進一步承諾,至少五年持有許繼集團股權,并保持對該集團的絕對控股。言猶在耳,一年多后他們便違背承諾考慮退出,這次退出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平安信托與中國電科院、許繼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電科院以多家公司的股權增資許繼集團。交易完成之后,中國電科院獲得許繼集團的控制權,占比60%,平安信托持股比例降至40%。這份合作框架協議簽訂的時間為2009年7月,于2010年6月付諸實施。
第二步,平安信托先將所持許繼集團40%股權中的約20%轉讓給許繼控股,許繼控股為平安信托的全資子公司。按照之前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平安信托、許繼控股再用這合計40%的許繼集團股權,置換成上市公司許繼電氣的股份,換得的股份數量為3978萬股。交易完成之后,平安信托徹底退出了許繼集團,變成了投資上市公司。
在許繼電氣2012年的年報中,投資者仍可以看到平安信托、許繼控股,持股數量未變。不過,昨日許繼電氣已完成2012年利潤分配,因此,平安信托、許繼控股的持股數量應當已升至5171.4萬股。即便不考慮兩次派現,按照昨日許繼電氣26.50元/股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份的市值已為13.7億元,較平安信托當初的花費高出3.9億元。
投資者可以猜到,未來平安信托、許繼控股或許會減持或轉讓其持有的許繼電氣股份,以實現投資收益。迄今許繼集團都沒有實現整體上市,“成為具有世界級能力的中國輸變電集團”更無從談起,當初平安信托的承諾已變成了空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