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策略

每經網首頁 > 投資策略 > 正文

人民幣再創升值新高之后

上海證券報 2013-04-03 10:11:58

人民幣匯率雖創下歷史新高,但上行空間有限,投資者一味糾結于人民幣升值的意義并不大。反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分散手中的人民幣資產,通過參與其他具有增長潛力的標的,求得財富的增值保值。

邱思甥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日突破了6.21:1,在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后仍一路持續上漲,3月共升值近0.2%,今年以來累積升值幅度達0.3%。一時間,人民幣升值議題再受追捧,市場認為官方似有默許人民幣的升值傾向。那么,該如何判斷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短期觀察人民幣匯率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兩個指標是GDP與CPI。當GDP高,CPI也高時,代表經濟過熱可能引發通脹,人民幣升值正可抵消部分通脹壓力,化解經濟過熱;而當GDP與CPI同屬低點時,經濟下行、通貨緊縮風險加大,人民幣此時升值將可能進一步傷害經濟。

以目前的中國經濟狀況,人民幣并無大幅升值的理由。今年中國GDP增長可望優于2012年,CPI預估在下半年也將步步走高,不排除突破3.5%的可能。若突破,負利率時代又將重新來臨。因此,不排除第四季度以后會有加息空間,或者可讓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來抵消一部分通脹壓力。從今年GDP及CPI走勢來看,人民幣升值仍是大概率事件,只是升值幅度應該有限,主要原因仍在于今年經濟情勢雖較去年樂觀,但相較過去動輒9%至10%的增速而言已是有所放緩,而CPI在各方關注下重演2007年8%以上的幾率不高。

從二次匯改到去年再度放寬波動區間至1%,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步伐未曾停歇。觀察全球主要貨幣走勢可知,除重大事件外鮮少單日漲幅超過1%,換句話說,人民幣目前的波動范圍已符合市場投資所需。隨著香港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的持續拓展,去香港用人民幣投資的方式日益多樣化,目下已有的種類有存款、債券、基金(RQFII)、人民幣期貨、甚至雙幣雙股,投資種類持續擴大,這些都是人民幣往投資貨幣邁進的顯著標志。

研判一個國家中長期匯率走向,國力當然是一個最佳指標。中長期匯率走勢向來與一國的綜合國力亦步亦趨,在戰爭時期,通常以軍事力量衡量國力,而在和平時期GDP就成了衡量國力的不二指標。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2001年全球GDP為32兆美元,美國為10.2兆,占比達32.04%,比位居第二名的日本(12.96%)、第三名的德國(5.86%)、第四名的英國(4.57%)三國的總和還高,美元指數也在2001年創下120的高位。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強勢經濟帶來強勢貨幣的定律也將在中國身上重現。過去的英鎊、美元,二戰重建后國力復蘇的馬克、日元,甚至亞洲四小龍以及亞洲金融風暴前的東南亞諸國或地區貨幣,無一不符合此一定律。中國的經濟增長既為各方承認,爭論只在于增速以及過程的變化,人民幣進一步成為國際化的貨幣也就理所當然。中國2012年GDP總量達人民幣51.9萬億,以近日匯價來看,約為8.35萬億美元,全球占比上升至13%,西方不少學者預估未來將進一步升至20%甚至25%。因此,未來人民幣匯價走勢將結束單邊升值勢頭、匯率雙向波動將進一步加大,整體升、貶值或將呈現有限的鋸齒型走勢。

由此觀之,人民幣匯率雖創下歷史新高,但上行空間有限,投資者一味糾結于人民幣升值的意義并不大。反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分散手中的人民幣資產,通過參與其他具有增長潛力的標的,求得財富的增值保值。

人民幣自2005年匯改以來升值幅度總計來到30%,遠高于大部分新興國家,未來其他新興國家在匯率上必將放寬更多管制,讓匯率跟著經濟增長而升值,不可能始終由中國獨立承擔升值壓力,而貨幣健康升值的必要條件是要擴容其國內資本市場以容納資金流入,進一步引導資金加速其國內基礎建設及促進內需增長,讓匯率升值成為經濟增長的果實而非負擔。由此,未來新興國家的資本市場,特別是以國債、企業債為主的固定收益市場將因經濟發展、匯率升值而大為受惠。值得關注的區域經濟,有東盟以及拉美。

亞洲本地債券多數具有3A評級優勢,且信用基礎穩定,其違約率也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這得益于大東盟區域經濟等題材概念,多年來該區域內的進出口貿易活動頻繁,有利于企業獲利上升,繁榮金融市場。另外,目前,拉美本地貨幣債券的孳息率平均達7%,冠絕新興市場,且區域內大部分主權債券屬投資級別,平均信貸評級為BBB,區內兩大主要經濟體巴西及墨西哥的信貸評級均為A-。在過去10年,拉美本地貨幣債券平均年度化回報率達12%,遠高于其他資產類別。

投資者可考慮買進上述以美元或當地貨幣計價的企業債或國債,看似鞭長莫及的陌生國度,但若通過合理資產配置渠道,賺取息差及匯兌收益也不是什么遙不可及之事。至于新興國家股市雖有大幅上漲的潛力,但也不能忽略其高波動風險,適合投資性格較為積極的投資人。

(作者系國際理財規劃師CFP,證券分析師CSIA)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