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wǎng)首頁 > 頭條 > 正文

虛擬城市的狂想--論未來城市形態(tài)

每經智庫 2013-03-21 15:26:02

一旦虛擬城市大踏步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實際之中,人類社會又將在一片空白中前行摸索,整個人類文明將會陷入到無比尷尬的境地。

每經編輯 趙慶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日本著名羅馬史作家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中寫到,18歲的羅穆路斯和追隨他的3000名拉丁人一起,在帕拉蒂尼山周圍建起了城墻,鑄就了一個偉大的城市--羅馬。事實是,出于人群聚集的行為和群體防御的需要,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出現(xiàn)了城市這一概念,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又逐漸演變?yōu)槿祟惤洕?、社會、文化和政治活動的中心。第一臺PCmodem誕生于1977年,開發(fā)者是Dennis Hayes和Dale Heatherington。從那時起,人類社會真正意義上開始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隨著IT技術的進步和終端的普及,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慢慢成為人類聚集的第二個空間,這個空間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地面空間通過不同維度共存,彼此之間甚至還有剪不斷理不清的交叉。與此同時,伴隨這種交叉的密度越來越高,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空間承擔起了更多地面城市的功能,換句話說,它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城市。

虛擬城市到來的訊號

經濟方面:天貓商城在2012年的1111當日創(chuàng)造了近190億的銷售額,京東商城展望2013年突破600億,裂帛收購天使之城,沖擊10億關卡,這年頭,似乎電商出門不帶個億字就完全抬不起頭,拋開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態(tài),城市經濟活動正在迅速大量地向互聯(lián)網(wǎng)轉移。

社會方面:“房姐”、“表哥”都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監(jiān)督之下落網(wǎng),網(wǎng)絡中的社情民意和輿論導向在發(fā)揮前所未有的作用,倒逼體制創(chuàng)新與變革,反向推動社會進步。有人戲言:一條不起眼的微博,有時候抵得上一個市長。

文化方面:圖書館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與城市文明有相同的悠久歷史,但是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再也不需要排隊等位,或者是以多數(shù)的讀者來借閱相對稀缺的圖書資源,一臺終端設備,只需接入網(wǎng)絡,即可以實現(xiàn)全世界閱讀資料的共享。另有一例,根據(jù)剛發(fā)布不久的皮尤研究中心的《新聞媒體現(xiàn)狀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全美印刷廣告支出下滑15億美元,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低于200億美元,這不是從另一側面印證互聯(lián)網(wǎng)承擔的城市文化功能嗎?

流通方面:3D打印技術無疑是現(xiàn)在全球時興的技術焦點之一,正是3D打印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網(wǎng)絡下載這個行為的對象今后可能再也不僅僅是軟體,互聯(lián)網(wǎng)城市的居民將有機會從網(wǎng)上直接Download一個又一個的硬件,這樣的結果是傳統(tǒng)的商品流通方式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促進地面城市更多職能向虛擬城市轉移。

地理方面:“國五條”問世了,但誰也沒覺得房價在此刻或是將來會有下降的趨勢,從實證哲學的觀點看,發(fā)展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用長遠的眼光衡量,除非跨越星球變得不再困難,土地無限供給,不然的話房屋成本的上升只是時間的問題。基于房價和環(huán)境等等,地理城市的居民開始向城市邊緣和外圍轉移,城市結構在變得松散而城市功能實現(xiàn)的邊際成本也在逐步上升,與之相對,虛擬城市的功能集結也就成了理所應當?shù)氖隆?/p>

然而,虛擬城市到來的訊號雖然已經被我們所見,但這并不意味著虛擬城市已經實實在在地到來,它還面對著一些需要跨越的障礙。

虛擬城市的障礙

政治地位:虛擬城市一旦到來,其影響之深范圍之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比如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淘寶作為一個巨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其人口流量、經濟活動的頻次與規(guī)模,甚至是維權保護的總數(shù),絲毫不亞于一個實體的大城市,它是許多網(wǎng)民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思想活動的集大成者,但唯一的問題是,目前的體系下,淘寶并無任何與自身規(guī)模所匹配的政治地位,而要成為一個可以被稱之為城市的主體,其前提必然是擁有政治上的意識和訴求,也必然為自身謀得相應的身份承認。

轉換接口:地理城市的發(fā)展和虛擬城市的進步,其源頭是同一的,但在其競合成長的過程之中,互相之間的角力也是必然的。誠如前文所論述的那樣,互聯(lián)網(wǎng)與地理城市之間還有許多的交叉,這樣的交叉就是地理城市和虛擬城市的轉換接口,打個比方,線上購物,線下取貨,就是這種交叉的典型。而每一道交叉,就猶如在地理城市身上的一道傷口,讓虛擬城市恣意傾軋地理城市的地盤。目前兩個城市之間的轉換接口總量上來說還是相對的少,方式上來說還是相對的單一??墒荗2O概念的出現(xiàn),就為虛擬城市的進一步開疆拓土提供了方式上的想象空間。

功能整合:100年前,面對未知,你可以去圖書館;幾年前,面對未知,你可以Google或者是百度;而現(xiàn)在面對未知,你可以在Facebook等社交平臺上找到答案。雖然這是虛擬城市功能整合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充分取代地理城市復合功能的方面,虛擬城市的功能過于單一,搜索的主要是搜索,社交的主要是社交,電子商務的也主要是電子商務,不過,我們可以樂觀地想象,總有一天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的滲透,我們可以在虛擬中找到一個大集合,滿足我們幾乎全部的城市生活需要。

理論創(chuàng)新:虛擬城市的演進過程是真正意義上的“摸著石頭過河”?;ヂ?lián)網(wǎng)的理論支撐從一開始就完全落后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這樣就對于虛擬城市的誕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一個個體在某個虛擬城市中獲得了一個ID(即地理城市中的身份證),他也可以在另一個或者多個虛擬城市中獲得另外的ID,那么,從理論上說,這個個體的身份識別就不具備唯一性,使之有了身份識別的障礙,就好比一個人拿了許多國家的護照,編碼名字都不一樣,這種狀態(tài)在地理城市中或許困擾不大,因為每一本護照對于不同的地理區(qū)間,但是在虛擬城市中,不同的身份識別卻對應同一個地域內的同一個人,這就會有很大的麻煩。我們更可像科幻小說一樣進一步想象,此刻又有一家平臺互聯(lián)網(wǎng)機構誕生,做了一個蘋果Passbook似的應用,將這個個體所有的ID收錄到一起,那么此時,一個個的虛擬城市和一個個的虛擬ID就真的像電影《盜夢空間》里那樣,一層又一層,誰也搞不清楚了。

結語

地理城市和虛擬城市是交叉的兩個維度,筆者只要想到目前大多數(shù)經濟社會的理論研究和科技成果還是純粹基于地理城市就感到無比的惶恐,因為一旦虛擬城市大踏步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實際之中,那么前述的研究也好、成果也罷,瞬間會變得毫無價值,人類社會又將在一片空白中前行摸索,在那時,整個人類文明將會陷入到無比尷尬的境地:在極短的時間里,必須認識和研究透徹用自己原有的科技積累創(chuàng)造出來的怪物--虛擬城市。

誰也不知道虛擬城市究竟何時到來,誰也不知道虛擬城市究竟會不會到來或者是以怎樣的面目到來??苹米骷覄⒋刃涝趯懡o新華社的一篇文章中說,第40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將是一座虛擬城市,它的名字叫楓葉刀市,至于它具體的位置,各位看官,網(wǎng)上自己去查吧。

斯語,頗有意味,乃為狂想之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