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黃人天:中國應把握延伸的戰略機遇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13-01-22 01:04:20

對正在轉型困局中掙扎的中國經濟而言,西方新一輪貨幣超發浪潮帶來了轉機,可謂“雪中送炭”。

◎黃人天(獨立經濟學家)

由于中美兩國現在經濟總量日益接近,爭奪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寶座的競爭趨于白熱化,兩國GDP數據因此越來越成為關注焦點。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正迎來戰略機遇期延伸的利好,有利于經濟總量成功趕超美國,原因是印鈔機萬能論還在繼續主導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

在美元體系繼續存在的前提下,發達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對制造業強大的新興市場國家和制造業上升的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利好,因為發達經濟體的生活資料商品嚴重依賴進口,其中大多數國家產業空心化嚴重,大量美元、歐元、日元必然將通過發達經濟體的進口擴大而流向后者。只要現行貨幣體系還存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換來的西方主要貨幣就仍然是具有國際購買力的硬通貨,就可以用這些硬通貨來支撐自己的投資、消費和政府支出,實現經濟增長。

對中國而言,雖然已經出現了產業輸出的跡象,但還未傷及元氣,仍然是占據市場需求的有效生產力最強的新興市場國家。因此,發達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意味著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正在延伸。如果中國能夠抓住戰略機遇期,無疑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說,對正在轉型困局中掙扎的中國經濟而言,西方新一輪貨幣超發浪潮帶來了轉機,可謂“雪中送炭”。不過,這決不是西方國家在“學雷鋒”,而是他們的經濟學認為這樣是有利于他們自己的。

有人指出這是西方國家拿沒有價值的紙幣來換中國的實物商品,中國人“太傻太天真”,只會吃虧上當。他們永遠也解釋不了為什么付出紙幣的西方國家失業嚴重經濟疲軟逐漸衰落,而付出實物商品的中國卻能夠就業充分經濟繁榮逐步崛起。其實關鍵在于,動機并不能決定結果,陰謀固然存在,但操弄陰謀詭計者未必都能得逞。

能否再次抓住戰略機遇期,關鍵取決于中國能否進一步提高出口能力。實際上,中國經濟從加入WTO以來就牢牢套在了出口引擎上,至今并未根本改觀。沒有持續增長的、具備國際購買力的外匯儲備支撐著中國貨幣供應量的極大擴張,中國經濟的泡沫早已破裂。沒有高額貿易順差的活血供應,私人投資、私人消費和政府采購的高速增長就是無本之木。

面對正在延伸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在一段時期之內應當仍然以出口為發展火車頭,結構轉型可以同時繼續進行。在提高創新產業出口能力的同時,必須迅速采取財稅、貨幣優惠政策扶持傳統優勢出口產業,盡可能留住和挽救正在流失和消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