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中信信托一產品陷兌付危機 信托“地雷”頻曝或成常態

證券時報 2012-12-24 13:00:02

截至2012年11月末,信托業資產規模達到6.98萬億,有望年內超過保險業成為國內第二大金融子行業。然而,近期,信托產品頻頻曝出風險事件。

湖北省一家大型民企——三峽全通陷入了經營困境,導致為該公司早期運作提供巨額貸款的各方正面臨著巨大的壞賬壓力。證券時報記者從中信信托獲悉,該公司與三峽全通的一筆高達13.34億元的信托貸款正面臨不能如期收回本息的風險。

一款產品陷兌付危機

據記者獲悉,中信信托日前向“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投資者通告稱,本應在12月20日進行收益分配的該信托計劃,其當期信托收益無法實現分配。

公開資料顯示,“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募集資金共計13.34億元。用途是為宜昌三峽全通涂鍍板有限公司發放13.34億元流動資金貸款購買產品原材料。

按照約定,中信信托將在信托計劃自成立日起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以及信托受益權終止日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信托受益人進行一次收益分配。然而,在剛過去的12月20日,該信托計劃的投資者們卻未能收到當期7456.49萬元的收益。

據悉,中信信托停止發行這筆收益的原因在于,融資方三峽全通正面臨著嚴重的經營困難,其資金周轉十分緊張,因此未能按時向信托專戶支付當期貸款利息。

號稱湖北第二大民企的三峽全通主業為生產涂鍍板,處于鋼鐵產業的中下游。為建成全球最大的涂鍍板生產基地,該公司計劃進行一筆200億元的項目投資。并從中信信托、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了近70億元。然而,受宏觀環境影響,2012年以來鋼材價格延續下跌趨勢,鋼鐵行業全面虧損,致使三峽全通陷入經營困境。

記者獲悉,目前有部分銀行已向三峽全通提出撤資,這讓該公司期望“借新還舊”的想法落空。作為貸款方之一的中信信托也表示,預計該項目貸款本息將面臨不能如期收回的風險。

信托“地雷”頻曝或成常態

截至2012年11月末,信托業資產規模達到6.98萬億,有望年內超過保險業成為國內第二大金融子行業。

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信托產品頻頻曝出風險事件。除了目前處于風口浪尖中的中信信托外,還有建行代銷的證大金牛信托產品浮虧逾50%,行業規模排名前五的中融信托的多個房地產信托項目也深陷兌付難題。

對此,中部某信托公司高管表示,這說明信托業的發展目前進入了瓶頸期。這些年來,信托行業發展較快,然而多數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跟不上規模擴張。例如,目前信托公司前中后臺加起來的從業人數大多不過百人,然而管理的項目卻可能超過了一百多個,人均凈利潤能達到數百萬元乃至數千萬元。與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子行業相比,信托存在人均管理幅度過寬的問題,其業務流程和風控手段也存在改進的空間。

目前“地雷”頻曝反映的正是信托業的短板所在,該人士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過往的一些問題項目仍將給信托公司帶來麻煩。

該人士認為,目前信托業應進入一個休整的時期,把增速降下來,并將精力轉移到業務結構的調整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上來,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的機制。

剛性兌付何時休

信托“地雷”的曝出,也給信托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在過去兩年,集合信托產品不但在融資利率上“鶴立雞群”,平均預期收益率達10%左右,遠高于同期限的銀行信貸、債券和理財產品利率。而且,除基金型信托產品外,集合信托卻還莫名其妙地被戴上“剛性兌付”高帽,并被投資者認為是“高息存款”。

對此,資深信托人士劉擎表示,剛性兌付實際上并沒有法律明令,也不是信托公司的法律義務,更多是一種行業潛規則,而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北京某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從監管部門的態度上說,是有打破這一潛規則的想法,畢竟高收益低風險是反常狀態。未來很可能會新老劃斷,即新產品將嚴格執行“買者自負”的原則。

 

責編 牟小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