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00:55: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鐘舒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鐘舒 實習記者 羅慧
時隔48年,日本再次主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與世界銀行(WB)年會。2012年10月9日至14日,兩大國際金融機構近190名成員代表以及G20集團、金磚國家等國際集團代表齊聚東京,就全球金融穩定、歐債危機應對、IMF改革等話題進行討論,尋求經濟增長突破方式。
歐洲仍處危機風暴眼
IMF首 席 經 濟 學 家OlivierBlanchard在最新的10月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寫道,“先進經濟體的低增長和不確定因素將通過貿易和金融這兩個渠道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產生影響,而后者原本即存在自身脆弱性”。可以看出,與幾個月前相比,IMF最新預測中的全球經濟前景更為黯淡。
事實上,在日前發布的題為《解決債務高企和增長遲緩》報告中,IMF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為3.3%和3.6%,明顯低于其在7月以及4月的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IMF在報告中明確指出,“歐元區危機仍是全球經濟前景面臨的最顯著威脅。”盡管近來歐元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體現了政府應對債務危機的決心,但能否切實履行承諾,讓防火墻發揮作用才是市場關心的焦點。
對此,申銀萬國宏觀研究員謝偉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經濟可能在三季度見底,預計三季度歐洲GDP增速為-0.7%,四季度為-0.3%,總體仍然是下滑態勢,但將有所減速。值得注意的是,10月是風險集中釋放的時間段,目前最大的風險還是看西班牙是否會申請救助以及希臘能否在10月18日之前拿到貸款,兩個風險點中任何一個爆發,都會引起歐洲經濟的再次加速下行,但估計可能性不大。”
易綱朱光耀率團出席年會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財政和經濟官員、非政府組織及銀行界盛會,IMF和世行年會吸引著各國財長、央行行長以及各金融機構等,后者利用年會就全球經濟、金融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并磋商合作。不過,和以往不同,中國財經高官以及大型金融機構等紛紛缺席本次秋季年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10月8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宣布將缺席定于9日至14日在東京召開的IMF和世界銀行年會。10月9日晚間,新華社報道稱,央行副行長易綱和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將率團參加12日至14日在東京舉行的IMF和世行理事會年會。
就在本周三(10月10日),IMF向路透證實,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將不率領代表團參加IMF本周舉行的年會。
在10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里,IMF下調了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預計2012年經濟增速達7.8%,明年有望回升至8.2%。這兩項數據較7月預測數據均下調0.2個百分點。
IMF認為,受先進經濟體的低增長和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外部需求較弱,中國增長率的降低大部分源于出口貿易的減少。但IMF也指出,中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審批速度的加快將有助于經濟活動的加速,這將對整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起到推動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