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8 00:36:45
建議投資者短期仍需等待,等待市場筑底,等待政策救市。節前大盤指數以筑底為主,投資者可以逢低吸納半倉持股過節。
宏皓(金融學家)
股市持續疲軟的根源還是在于股市回報低。盡管從市盈率和市凈率的角度來看,A股市場目前與全球主要股市的差別已經不大,但投資者從股票上得到的回報仍相當有限:一方面,A股的股息回報率相比定期儲蓄、國債或者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要低;另一方面,A股市場缺乏像蘋果、谷歌那樣持續高成長的企業。因此,即使對于那些以長期資本增值為目標的投資者來說,股市投資吸引力也是不足的。這也是A股市場“牛短熊長”的根本原因所在。
股市下跌隱含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的擔憂。中國實體經濟目前確實面臨幾個重要的挑戰,曾支撐經濟發展的三大動力出口、投資、消費在危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
從官方數據看,中國經濟目前的增長態勢似乎不算太糟。二季度,中國經濟的年化增長率為7.6%,大大低于近些年來保持兩位數的增速水平,但還遠遠稱不上是經濟危機。不過,中國經濟還在不斷下行。很多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減速趨勢還將進一步持續。由于看不到今年經濟的“底部”在哪里,國內資本市場已經處于極度悲觀的情緒中,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造成資金逃離,股市大跌。
因此,穩增長的同時,要處理好很多長短期政策的平衡,并為之配置好資源,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找到符合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新的經濟發動機。
今年以來,證監會改革政策不斷出臺,但市場為何未見上漲?第一,實體經濟還未看到明確的復蘇信號,畢竟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長預期是股市上漲的基礎;第二,市場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需得到解決。例如,投資者與融資者的利益協調問題,以及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不平衡發展局面仍然沒有改善;退市制度、資源優化配置的市場化進程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干預。
制度建設方面,當務之急是以保護投資者權益為核心,強化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提高上市公司包裝上市、信息欺詐的違法成本,建立投資者證券訴訟實施細則,用市場化的手段約束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從而建立起健全的投資者保護機制。其次是“去行政化”。例如,進一步深化發審制度改革,給予交易所更多的監管自主權等。
眼下滬指創出了近年的新低,也破掉了2000點的整數關口,對于總體市場而言,2000點保衛戰正式展開。下一個市場關鍵點是9月經濟數據的公布,如果整體宏觀經濟數據再度低于預期,那么市場將依舊弱勢;但如果經濟數據表現與預期基本相符,依然呈現出底部震蕩徘徊走勢,那么指數將在2000點震蕩。
在如此萎靡的狀況下,9月26日大盤的成交量沒有明顯放量,這說明在2000點的位置上,大部分投資者不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建議投資者短期仍需等待,等待市場筑底,等待政策救市。不過,在整個市場連續經過多波下調之后,我們在對市場采取保守態度的同時,也要準備短波段的機會。投資者在做好防守的同時,更要密切關注盤面隨時會出現的變化。節前大盤指數以筑底為主,投資者可以逢低吸納半倉持股過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