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21 12:29:16
隨著行業平均利潤率水平逐漸向下,房地產行業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質,通過不斷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這樣的思考已經在少數房地產人士頭腦中轉動。
每經編輯|楊濤
每經記者胡廷鴻 攝像 楊濤 發自海南博鰲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黃金發展十多年后,已經走到行業的轉折點。實現萬科總裁郁亮首償的"房地產進入下半場"論斷,逐漸被業界所接受。
隨著行業平均利潤率水平逐漸向下,房地產行業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質,通過不斷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這樣的思考已經在少數房地產人士頭腦中轉動。過去,拿地、建房、銷售,房地產開發商在做一件單純的事,其身份和定位也僅僅是一個承建商。
近日,觀瀾湖地產營銷總監洪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企業不應該只做一個承建商,而應該通過創新,提高產品品質,為消費者提供綜合性服務,增加房地產附加值。
以下是具體采訪對話:
每經網:現在業界都比較關注限購政策方面的問題,企業如何看限購政策?
洪剛:限購政策是為了讓市場降溫、投資商降溫的政策,我個人認為是比較有效的政策,有效在于讓中國經濟增長不能完全依靠房地產。第二點,減少中國地產投機行為,包含個人炒房團、投機機構快速買賣炒高。
宏觀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不進行調控,整個經濟和房地產行業發展就會被嚴重透支。這嚴重投資都希望,這個市場的經濟延續期越長越好,如果不進行控制的話,透支就會讓這個市場在短期內迅速崩盤。
從宏觀經濟來講,調控政策是一個應該去做的事情。
首先,宏觀調控是企業發展的問題,開發面臨瓶頸式問題。當然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同,如果沒有合理科學的資金儲備、人才儲備、土地儲備,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就很難度過。從宏觀經濟來講,調控促進經濟更加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企業來講,如何去應對政策帶來的沖擊,一是在土地儲備上做一個調整,開發商要合理的進行土地儲備,而不是過度的土地儲備。二是在產品結構上進行優化。
每經網:現在大家都說2012年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轉折點,接下來房地產行業會發生一些變革,在你看來,哪些領域會出現一些變革?
洪剛:其實這個變革已經開始了,當企業競爭力不足的時候,就被逼到創新的路上去。在調控政策出來之前,一些巨無霸企業還可以大刀闊斧的買地,無加節制開發,而小型企業只有創新,有些小型企業已經走在創新階段。
所謂的變革,就是讓企業在市場上找到更加合理的位置。要產業的多元化,不要一味的去開發住宅地產,也不要一味的去開發商業地產。中國土地儲備少,人口多,在房地產產業中,任何一個業態的集中都會產生巨大的泡沫。風險就會巨大,商業地產剛開始進入,短短兩三年商業地產泡沫就出現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