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廣州一周“造”4城 定位惹爭議

2012-08-15 00:59:2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春暉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胡春暉 發自廣州

世界文化名城、廣州教育城、博物館之城、國際金融城,上星期從周一到周六,廣州集中推出的新舊雜陳的造“城”的規劃讓人應接不暇。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廣州目前已建或擬建的“城”至少有11個。

“廣州上半年GDP不行,對投資有迫切的需求,通過推出這些項目可以積蓄人氣和發展動力。”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上周一,廣州召開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第二次務虛會,研究討論新型城市化發展“1+12”政策文件。其中《關于加快推進文化引領工程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把打造“國際商貿中心”、“文化創意之都”等作為文化建設主攻方向,這是廣州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推進。同一天,廣州當地媒體報道,廣州將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大手筆規劃建設廣州教育城。

上周二,廣州市文廣新局提出廣州將打造博物館之城。廣州市文廣新局的報告透露,未來廣州將推出37個重點建設項目,半數以上為博物館建設項目。上周三,廣州國際金融城的設計優勝方案被指將在近日揭曉,總規劃為7.5平方公里的廣州國際金融城或將建起高達600米的廣州第一高樓。

據了解,廣州集中推出的這些“城”,很多都是前期規劃或者項目的推進。不過在廣州上半年GDP增速8.3%創5年新低,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完成額僅占年度計劃的39%等不景氣的背景下,讓人有不同的解讀。

“廣州上半年GDP不行,對投資有迫切的需求。”林江對記者說,有項目才有可能獲得融資,廣州需要為下半年經濟的發展積蓄人氣和發展動力,這符合中央提出的“穩投資穩增長”的政策。

此外,林江還認為廣州密集推出的這些“城”,對于拉動內需也有促進作用。金融,科技,文化等是這些項目的主題,代表了一個城市的軟實力,而且這些現代服務業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可以拉動人才,拉動內需。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也認可廣州各區大力推動項目建設來拉動GDP的說法,不過他認為廣州市在項目建設上的定位不太清晰。

彭澎介紹廣州前幾年一直在做CBD,現在就用“城”,區域的項目冠上“城”的稱號。以前番禺區的大學城科技園現在被叫做 “廣州國際創新城”,白云區的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成了 “廣州國際健康城”等。“從這些名字的修改中可以看到,相關項目的定位是不太清晰的。”彭澎說。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廣州至少有11個城,分別為世界文化名城、廣州教育城、博物館之城、圖書館之城、廣州國際金融城,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天河智慧城、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