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上汽東風“口水戰”平息 中國商用車技術仍現真空

2012-07-05 01:16: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6月19日,東風汽車股份旗下的首款全球化高規格商用MPV東風御風在杭州首發上市,這本是一款關注度不高的車型,然而由于LDV技術使用權的問題,讓這款車成了“明星”。

這場爭論雖然暫告一段落,但是在這背后衍生出的卻是中國商用車的悲哀。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商用車雖然在國內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不少車型還出口國外,然而業內人士表示,在核心技術領域卻依然是空白。

LDV技術之爭

上汽和東風的糾紛歸根結底還是爆發于東風御風的一場媒體試駕會。

5月29日,東風御風的媒體試駕會在北京舉行,在試駕會上,東風將御風的主要買點鎖定在 “引入LDV技術”方面,在產品講解和視頻介紹中頻頻提及LDV技術在御風上的應用。并且,御風的價格與上汽大通V80的價格驚人的相似,為14.99萬~23.58萬元 (上汽大通V80的售價為14.58萬~23.98萬元)。

同時,東風也提出了“8項售后服務承諾”,這和上汽大通V80提出的“8項服務承諾”如出一轍。

東風的一系列動作觸動了上汽的神經。在東風御風上市的前一天,上汽發布了《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媒體聲明》,聲明指出,“除上汽集團外,國內任何企業都未以技術轉讓方式引進過LDV技術……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匯眾汽車制 造 有 限 公 司 從 英 國ECOCONCEPTLIMITED獨占性地收購了LDV公司輕型汽車技術及商標的全部知識產權和權益。上汽正是基于上述輕型汽車技術研發和生產了MAXUS大通商用車。”作為附件,上汽還附上了 《LDV輕型汽車知識產權轉讓合同》。

上汽大通品牌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東風居然將LDV技術作為自己的賣點進行宣傳,這太不妥當了,只有上汽才有LDV公司輕型汽車技術及商標的全部知識產權和權益。”

上汽的反擊,引起了東風的重視。6月19日,在御風上市現場,東風刻意規避了“LDV技術”這樣的字眼,發布會主題也由“和融創新、基準之上”變為了“世界精髓為中國而來”。

但是東風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也不示弱:“我們在研發產品時,肯定要研究同一個細分市場的產品和技術,同時御風在動力總成,外觀、體積等方面和大通V80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這場激烈的“口水戰”并沒有像業內人士想象的那樣升級為一場官司,而是以雙方各退一步而落幕。

“目前,我們已經不再提上汽和東風關于LDV技術的糾紛,東風已經表態,在宣傳方面規避“LDV技術”這樣的字眼,我們現在就各自打造自己的產品,上汽也不想再追究下去”,上汽大通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核心技術瓶頸仍待破解

上汽和東風的糾紛很快結束,令不少業內人士不解。然而交通運輸部中國公路協會客車工會副秘書長佘振清認為,這是最好的結果。

他透露:“其實在上汽接觸英國LDV公司之前,東風就已經和該公司接觸過很長時間,當時LDV公司還主動提供了相關車型的技術數據。而上汽在2009年才和LDV公司接觸,應該說上汽是第三者插足。如果雙方對簿公堂,輸贏還很難定奪。”

“雖然上汽和東風已經不再為LDV技術知識產權的問題進行爭奪,但是在這場口水戰背后透露出的卻是我國商用車領域的一個可悲現象,核心技術缺失”,業內人評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我國商用車領域,輕體客車市場相對穩定,并被國內車企全面把控。數據顯示,目前該市場6成以上的份額均被全順、依維柯占據,“上汽大通、東風御風、江淮等企業作為后進者,未來的發展不可小視”,業內人士預測。

國內企業不僅占據國內輕體客車市場大半壁江山,而且出口勢頭也很猛。就上汽大通來說,目前旗下的產品已經出口澳大利亞、智利等地,并在馬來西亞建立KD工廠。

雖有如此的市場地位,業內人士表現出些許擔憂,“這些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動力總成等技術均來自國外。引入國外技術雖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是這條路我們已經走了很久,在此基礎上研發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才是破局的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