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快增需離岸市場發展

2012-06-20 01:21:09

每經編輯 李玉敏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北京    

李玉敏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北京

“美元升值我們能多兌點人民幣,美元貶值我們也就掙得少點。”王文學是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一家自營進出口企業的企業主,他如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匯率的波動對企業的影響。

隨著匯改的推進,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匯率的雙向波動成為常態。很多做進出口業務的小微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能力較弱,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全面鋪開,可以幫助他們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成本。

小微企業話語權缺失

王文學除了有生產企業,還有一家貿易企業。據他介紹,他的產品90%是出口,主要銷往歐洲和中東,結算貨幣都是用美元。由于今年來紡織行業越發的不景氣,訂單大為減少。王文學表示:“美元一到賬我就結匯,只要有生意做,外匯的波動可以忽略不計。”

王文學的話也道出了很多做進出口業務小微企業在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的無奈,由于話語權的缺乏,加上利潤的微薄,大多出口企業在結算方面并沒有自己的選擇權。盛澤鎮有著“中國稠都”的美譽,全鎮擁有各類企業2400多家,大多數都是像王文學的企業那樣的小微企業。

與此不同的是,吳江市三羊紡織植絨廠的老板陳志明卻是強硬派。“談生意的時候,目標要長遠,我跟外國人談判的時候,把匯率定死在7.2的,今年3月份之前還要高是7.4,我們一年定一次。外國人認可我定的這個標準,不是按當天的匯率結算。”

他同時表示,自己做這一行已經十年了,外匯方面則是他不擅長的。

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變被動為主動,把主動權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他的企業定位是做精品,由于技術更新很快,所以在貿易中的話語權較高。也正是這樣,他才有了固定匯率要求的底氣。

陳志明表示,他的做法能固定自己的價格和收益,相當于用人民幣結算。他說:“一年或者幾個月,外匯的風險我就可以完全規避了。國內的出口企業都愿意這么做,但是99%的外國企業是不會同意的,能像我這樣做的幾乎沒有。”

王文學也坦言:“看政府的推動情況,如果大家都這么做,我也愿意按人民幣結算。但是估計我的客戶不會同意。”也就是說,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面,國內企業的話語權和國外企業的態度至關重要。

有賴離岸市場發展

一家出口企業的老板也提到上述問題:“我們是想用人民幣結算,但是外商不同意,相當于我們把匯率的風險轉移給別人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國家的銀行都還沒有人民幣業務,人家要直接給你匯人民幣太復雜,也不現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的身份咨詢了北京的多家外貿代理公司。一進出口公司的業務員余小姐表示:“用人民幣結算,我們有幾家客戶也提出過這個要求。上周我們剛問了銀行,進口這一塊只能用外幣,出口用人民幣結算主要是看國外能不能匯出來。”

同時,余小姐還建議:“你最好還是用外幣結算,因為人民幣比外幣麻煩,每一筆過來了都要申請,可能需要三個工作日,外幣的話當天到賬就可以結匯了。”

有一家外貿代理公司則表示:“我們不能做人民幣結算,具體原因不清楚,也不考慮做。現在做人民幣結算的主要也是一些大型的企業。”

某國有的外貿公司業務經理張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可以做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業務,很多企業想做做不了,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沒有推廣開,人民幣的離岸市場發展不充分。出口你想收人民幣,要看人家有沒有,進口你付人民幣也要看人家能不能接收,現在能做的主要還是中國銀行在國外的分支機構和有協議的銀行。”

業務量快速增加

盡管如此,張先生表示,只要人民幣推廣開了,還是很看好這個市場的。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的擴大以及企業在跨境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積極性的不斷提高,其業務量也會不斷增加。

6月12日,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和銀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審核下發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重點監管企業名單,本次審核確定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重點監管企業共計9502家。

據了解,我國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于2009年7月啟動,當時有365家企業參加首批試點。囿于名單限制,很多有業務需求企業,還不能進行出口用人民幣收款。2012年3月份,上述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企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境內所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均可依法開展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認為,該文件的下發標志著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名單管理方式的轉變,即由正面名單管理改為負面名單管理,開始由核準制轉為實行重點監管名單管理制度。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政策層面全面鋪開后,業務量也飛速發展。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5月,當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達到2160億元。初步估算,占到當月全國進出口總值3436億美元的10%左右。而4月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是1962億元,增長很快。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數據也顯示,2012年1月~5月,浙江省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金額1959億元,是去年同期業務量的3.1倍。其中,跨境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為427億元,是去年同期業務量的1.5倍,已占到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截至2012年5月末,浙江省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4954家,分別比2011年末和2012年4月末增加1363家、307家。

該中心支行認為,此次政策的出臺,將實現出口企業的全覆蓋,有利于滿足市場的真實需求,更多的出口企業可以運用跨境人民幣結算來規避匯率風險和減少匯兌成本,同時資金周轉更快、手續更加簡便,對穩定今年浙江外貿增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李玉敏每經記者田文會發自北京 “美元升值我們能多兌點人民幣,美元貶值我們也就掙得少點。”王文學是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一家自營進出口企業的企業主,他如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匯率的波動對企業的影響。 隨著匯改的推進,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匯率的雙向波動成為常態。很多做進出口業務的小微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能力較弱,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全面鋪開,可以幫助他們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成本。 小微企業話語權缺失 王文學除了有生產企業,還有一家貿易企業。據他介紹,他的產品90%是出口,主要銷往歐洲和中東,結算貨幣都是用美元。由于今年來紡織行業越發的不景氣,訂單大為減少。王文學表示:“美元一到賬我就結匯,只要有生意做,外匯的波動可以忽略不計。” 王文學的話也道出了很多做進出口業務小微企業在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的無奈,由于話語權的缺乏,加上利潤的微薄,大多出口企業在結算方面并沒有自己的選擇權。盛澤鎮有著“中國稠都”的美譽,全鎮擁有各類企業2400多家,大多數都是像王文學的企業那樣的小微企業。 與此不同的是,吳江市三羊紡織植絨廠的老板陳志明卻是強硬派。“談生意的時候,目標要長遠,我跟外國人談判的時候,把匯率定死在7.2的,今年3月份之前還要高是7.4,我們一年定一次。外國人認可我定的這個標準,不是按當天的匯率結算。” 他同時表示,自己做這一行已經十年了,外匯方面則是他不擅長的。 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變被動為主動,把主動權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他的企業定位是做精品,由于技術更新很快,所以在貿易中的話語權較高。也正是這樣,他才有了固定匯率要求的底氣。 陳志明表示,他的做法能固定自己的價格和收益,相當于用人民幣結算。他說:“一年或者幾個月,外匯的風險我就可以完全規避了。國內的出口企業都愿意這么做,但是99%的外國企業是不會同意的,能像我這樣做的幾乎沒有。” 王文學也坦言:“看政府的推動情況,如果大家都這么做,我也愿意按人民幣結算。但是估計我的客戶不會同意。”也就是說,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面,國內企業的話語權和國外企業的態度至關重要。 有賴離岸市場發展 一家出口企業的老板也提到上述問題:“我們是想用人民幣結算,但是外商不同意,相當于我們把匯率的風險轉移給別人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國家的銀行都還沒有人民幣業務,人家要直接給你匯人民幣太復雜,也不現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的身份咨詢了北京的多家外貿代理公司。一進出口公司的業務員余小姐表示:“用人民幣結算,我們有幾家客戶也提出過這個要求。上周我們剛問了銀行,進口這一塊只能用外幣,出口用人民幣結算主要是看國外能不能匯出來。” 同時,余小姐還建議:“你最好還是用外幣結算,因為人民幣比外幣麻煩,每一筆過來了都要申請,可能需要三個工作日,外幣的話當天到賬就可以結匯了。” 有一家外貿代理公司則表示:“我們不能做人民幣結算,具體原因不清楚,也不考慮做。現在做人民幣結算的主要也是一些大型的企業。” 某國有的外貿公司業務經理張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可以做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業務,很多企業想做做不了,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沒有推廣開,人民幣的離岸市場發展不充分。出口你想收人民幣,要看人家有沒有,進口你付人民幣也要看人家能不能接收,現在能做的主要還是中國銀行在國外的分支機構和有協議的銀行。” 業務量快速增加 盡管如此,張先生表示,只要人民幣推廣開了,還是很看好這個市場的。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的擴大以及企業在跨境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積極性的不斷提高,其業務量也會不斷增加。 6月12日,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和銀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審核下發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重點監管企業名單,本次審核確定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重點監管企業共計9502家。 據了解,我國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于2009年7月啟動,當時有365家企業參加首批試點。囿于名單限制,很多有業務需求企業,還不能進行出口用人民幣收款。2012年3月份,上述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企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境內所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均可依法開展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認為,該文件的下發標志著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名單管理方式的轉變,即由正面名單管理改為負面名單管理,開始由核準制轉為實行重點監管名單管理制度。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政策層面全面鋪開后,業務量也飛速發展。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5月,當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達到2160億元。初步估算,占到當月全國進出口總值3436億美元的10%左右。而4月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額是1962億元,增長很快。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數據也顯示,2012年1月~5月,浙江省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金額1959億元,是去年同期業務量的3.1倍。其中,跨境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為427億元,是去年同期業務量的1.5倍,已占到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截至2012年5月末,浙江省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4954家,分別比2011年末和2012年4月末增加1363家、307家。 該中心支行認為,此次政策的出臺,將實現出口企業的全覆蓋,有利于滿足市場的真實需求,更多的出口企業可以運用跨境人民幣結算來規避匯率風險和減少匯兌成本,同時資金周轉更快、手續更加簡便,對穩定今年浙江外貿增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