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外資席位玩“潛伏”匿名電郵風波突襲港股

2012-06-13 01:24:1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張雨

一名基金經理,早上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郵件,稱某只股票財務造假。碰巧,他正大量持有該股。半信半疑之際,這位基金經理打開了行情軟件,眼前的一幕令他目瞪口呆:郵件所指股票跌幅遠超過其他。

這不是什么故事,而是最近真實發生在港股市場的匿名電郵風波。

黑色匿名信

在這場風波中,首個中招的便是主營兒童護理產品的民營企業青蛙王子(01259,HK)。據港媒報道,6月1日有基金經理收到相關電郵,指青蛙王子在內地整個嬰兒用品市場的占有率僅6.6%,以整個市場價值35.71億元計算,青蛙王子銷售額應僅為2.35億元,與招股書資料不符。這份電郵更質疑稱,為何青蛙王子單在保濕用品這一項銷售額便能超過嬰兒用品?數據并不吻合。

這封郵件立即取得了一些效果。6月4日,也就是電郵發出的第二個交易日,青蛙王子暴跌12%,創下自2011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因恒生指數在這一天同樣暴跌2%,所以匿名信并未引起太大恐懼。

真正的風暴還在后面。從上周四至周五短短兩個交易日內,青蛙王子累計暴跌了17%,但同期恒生指數卻幾乎收平。換句話說,公司股價走勢已與大盤脫節。而在這背后,是電郵的“瘋傳”。

據某港媒報道,一基金經理稱,因現在股市較為波動,投資者亦缺乏信心,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隨便也可令股價一日急瀉逾20%。另外,也有研究員認為,“指控沒有邏輯,因為所謂數據不吻合源自兩個分開且互不重疊市場,故無所謂一部分大過整體情況。”

青蛙王子也很快作出澄清。在其6月11日的一份公告中,公司稱不能考證傳聞的細節及來源,公司并未發現傳聞的任何事實依據。根據招股章程披露,除非另有規定,嬰兒護理產品指向對象為0~3歲嬰兒,而兒童護理產品對象為4~12歲兒童,兩者獨立且互不兼容。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泰凌醫藥(01011,HK)身上。據了解,6月11日前后,有匿名信登載在某報上稱,泰凌醫藥2011年疫苗業務中有20%是虛構賬目,在2012年4月1日已中斷疫苗業務,出售相關資產及裁撤相關員工等。很快,泰凌醫藥澄清道,有關20%疫苗盈利虛構的指控毫無事實依據。而關于4月1日中斷疫苗業務亦不屬實,因公司仍經營該兩條業務線。截至公告日,未出售任何疫苗資產。泰凌醫藥將在6月12日復牌。本月以來,該股累計下跌17%,跑輸恒指超過18個百分點。

資金或提前布局

如果有人借相關消息做空獲利,通常需要借空并通過孖展方式來加大回報。那么有沒這樣一種可能,在匿名信發出前,資金早已設好了局?

以青蛙王子為例,5月28日當天,其賣空成交額比重突然較前日上升28個百分點,至31%。這至少創出自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哪想到短短4個交易日后,一封匿名信就發送至基金經理手中。據統計,如果以5月28日收盤價做空,至今回報率已超過14%。

相比之下,泰凌醫藥的沽空并不是那么明顯。據Bloomberg數據,今年以來,其賣空成交額比重峰值發生在3月8日,為10%。但截至6月11日,該比重卻僅為0.04%。這意味著,不太可能有資金通過提前布局來靠消息獲利。

盡管我們并不清楚這背后的空頭,但做空資金卻難以踏雪無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詢數據發現,青蛙王子5月28日沽空異動當天,其賣出席位前9名中有4個都出自UBSHK(瑞銀香港)。據統計,9067、9028、9053和9059的四個UBSHK席位賣出額合計占當天總成交近11%。而在6月8日暴跌12%當天,賣出席位前兩名仍是UBSHK。

輝立上海(上海)資深研究員陳星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量席位是UBSHK,說明沽空方既可能是瑞銀香港的客戶,也可能是其他人委托瑞銀香港做的。所以并不能準確判斷對方的具體身份。

“空襲警報”遠未解除

實際上,過去一年時間中,以北美和中國香港市場為代表的全球資本市場展開了多輪對中資股的“獵殺”。自去年5月份一家名為渾水的民間做空機構,發報告稱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漢林業存在融資欺詐后,一場針對中概股的做空潮洶涌而至。此后多家在美國三大交易所上市的中資民營公司紛紛遭遇“圍剿”。

2011年6月,空頭部隊在香港開辟了 “第二戰場”,包括綠森集團(00094,HK)、展訊通信等先后受到專業沽空機構或對沖基金的做空,而隨即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則為全球范圍內的做空提供了契機。除渾水、香櫞(Citron)這樣的游擊隊外,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也加入進來。

與之前做空單只“點射”形式不同的是,2011年7月11日,穆迪發布研報測試系統對61家中資非金融企業的企業管治、商業模式、高速增長的策略、盈利或現金流的質素,以及審計師意見等五大范疇進行測試,結果令在港上市的多只中資股被集體沽空出現暴跌。

不過進入2012年后,局勢發生了變化。神秘做空機構香櫞將矛頭指向奇虎360,在香櫞前后共5份做空報告下,奇虎股價仍穩中有升。此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民間機構對海外市場中資股的做空多是只打雷不下雨。

今年4月,名為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的機構再度出擊,炮轟在港民企華寶國際(0336)。匿名分析質疑華寶的高收入、高毛利數據造假,并以高派息吸引投資者入股,高管則借機減持套現。一度使得在港上市的中資民企全線下挫。

無獨有偶,傳聞由渾水炮制的一份包括35家在港上市的中資民企做空名單在網上傳開。有意思的是,眼下市場做空青蛙王子和泰凌醫藥的由頭與上述傳聞頗有幾分相似。時至今日迷霧般的“名單”和“做空材料”并未面世。

對此,陳星宇表示:“根據輝立的數據分析,涉及其中的兩家公司機構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以青蛙王子上市前的暗盤數據為例,機構表現較為冷淡,而這為此后突發性做空帶來了便利。”

隨著歐債危機繼續惡化,全球資本市場估值預期不斷下移,是否會觸發國際市場更多做空中資股的動機呢?陳星宇稱:“從我個人的研究來看,全球經濟大環境的轉弱將為今后觸發更大規模的做空行動提供契機,部分基本面不穩定的中資股前景難以樂觀,但也要區分不同的行業與個股。”

此外,陳星宇還建議參與國際市場交易的國內投資者應該注重基本面分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