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張茉楠:金融分配成全球財富分配最重要渠道

2012-04-25 01:23:27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從本質上講,當前全球失衡,特別是中美經濟失衡是在金融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與全球制造業中心在國際分工協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全球利益分配方式已經不僅體現在經常項目上,金融利益所得也成為全球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全球利益分配變得更加錯綜復雜,美國既享受了跨國公司主導下的貿易利得,又享受金融分工下的資本利得,是具有正財富收益的債務國,而中國是具有負財富收益的債權國。

金融危機推動了中國外需依賴型經濟的戰略轉型,通過調整經濟結構以及加快推進貿易平衡戰略,中國外部盈余已經大幅降低。與此同時,美國經常項目情況也大大改觀,盡管2011年美國貿易逆差仍高達5580.2億美元,但今年以來,美國貿易赤字正在大幅改善,2月,美國貿易逆差460億美元,低于預期,環比減少12%,創近3年來最大的降幅。隨著中國出口的放緩,中美之間的所謂貿易失衡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然而另一方面,中美之間的金融失衡卻正在變得更加嚴重。從全球金融分工主導的資本循環來看,美國占據了全球金融分工體系最高端,美國金融資本不斷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流動,而由發展中國家貿易盈余所形成的儲備資產,通過資本流動輸往美國。這種國際金融分工格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資本在全球配置中流動失衡,中國等國在全球金融分工體系中越來越處于不利地位,而美元資本則憑借其作為國際貨幣在國際貿易定價結算、金融資產定值、交易和投資,以及作為儲備貨幣等優勢,達到了全球金融格局的主導性調整。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從其他國家所獲得的轉移財富在增加。作為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的債務不但沒有對其形成制約,反而成為美國維持金融霸權的工具。美國的經常項目賬戶與資本項目賬戶高度對稱。美元國際循環依賴于兩個“交換”:即貿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金融渠道投放,貿易渠道回流。經驗表明,美國經濟嚴重依賴于資本流入進行債務融資。從歷年美國資本流入情況看,美國三分之一的對外不平衡,是通過“金融調整渠道”來彌補的。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資產在全球資產總額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隨著美國“去工業化”的日益深入和經常項目賬戶逆差的日益擴大,美國的經濟增長動力日益從生產和貿易轉移到金融經濟的增長上,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的對外經濟模式開始轉變為貿易資本輸出和金融資本輸入,美國通過提供金融資產接收了大量的跨國資本流入。在此基礎上,國際分工格局形成了新局面:美國通過向世界提供美元和金融產品,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和技術優勢獲得周轉和交易中的溢價。另一方面,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為美國提供了全球性鑄幣稅收入:美國政府不僅能夠憑借政府職能在國內獲得鑄幣稅收入,而且能夠基于美元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借貸中的地位通過國際貿易取得鑄幣稅。

美國也可以利用估值效應享受到巨大的資本收益,所謂估值效應是給定國際投資的資產負債結構和規模不變,由匯率、資產價格和收益率變化所引起的國際凈投資頭寸的變化,隨著國外資產和對國外負債規模的增加,由估值效應所造成的資本損益規模相當巨大。

要改變這種越來越嚴重的失衡格局,中國必須加快推動經濟金融全方位改革,大力發展中國本土金融市場,提高金融體系的資源配置效率。要充分發揮利率、匯率在資源配置中的價格引導作用,降低儲蓄大于投資的“虛高”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中國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支持資本走出去以及全球化的資產配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