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有治

2012-03-01 16:24:37

每經編輯 王迎春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希望看到有更多的政策向實體經濟傾斜,尤其是針對創新型的實體經濟,這樣國家的經濟實力才能進一步增強。
政策、資金層面對企業進行支持。

“兩會”每年都特別關注民生和經濟,從企業的角度出發,我們最關注的是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為什么今年我特別強調實體經濟?原因是在歐債危機中,我們看到德國受的影響相對較小,我認為正是得益于該國實體經濟基礎非常扎實,所以抵抗力較強。扎實的基礎,對高速發展的經濟來說非常關鍵,而要把實體經濟做好,創新是關鍵。目前國內原創性的創新還是遠遠不夠。

如何推動實體經濟中的創新、保護創新環境?要做的事情很多。舉例而言,對專利的保護是其中之一,不管是技術的創新還是管理的創新,都要倡導保護、支持、獎勵。但我們尤為關心的是對創新型人才的引進、支持的問題。

對內地創新型民營企業而言,我們可能在很小的一個領域里經營,只需要一兩個高精尖人才,但是正是這些少數的精英,有望成為企業的技術支柱。

對科技人員的獎勵不光是指解決他們的待遇問題,也包括社會地位的提升。我自己就遇到過活生生的例子:以前我曾在浙江民營企業工作,所在地是一個很小的縣級市,當地為了引進全國的優秀人才,給我們發了一份“市長特聘書”,雖然沒有增加經濟收入,但感覺很受重視,這就體現了政府對創新的態度。

目前我們為了引進全國、乃至全球優秀人才,設立了“千人計劃”、“百人計劃”,這是一個好的方向,希望未來在對創新人才的支持方面,可以涉及更廣的范圍、擴充更多的渠道。

如何引進人、留住人,對民營企業而言,我們只能解決經濟待遇的問題,但如何給予優秀人才更高的榮譽感和歸屬感,這需要國家、政府和社會共同來推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