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8 01:22:44
在中國稀土還在為價格的大漲大跌傷腦筋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稀土礦山開采正在提速。
盡管包鋼稀土(600111,SH)日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大增,不過,已經在稀土漲價中獲益的包鋼稀土,正面臨稀土價格的持續低迷。
同時,隨著國外礦山的陸續開采,一批原來依賴中國供應的客戶很有可能轉投其他國家的懷抱。
包鋼稀土獲益稀土漲價包鋼稀土在過去三個月里繼續大賺。
10月26日包鋼稀土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90億元,同比增長約1.75倍;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1.29億元,同比增長約4.17倍。其中,7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41.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6.3%;實現凈利潤11.53億元,同比增長359.39%。
公司稱“報告期內稀土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是導致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稀土價格曾在今年上半年被炒至“天價”。以暴漲的金屬釹為例,年初噸價在30萬元,到年中價格最高則突破180萬元。
不過,稀土價格其后便坐上了“過山車”并在近期出現連續下滑。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近日鐠釹合金(Pr≥20%~25%)含稅價格在95萬~100萬元/噸,鐠釹氧化物含稅主流報價在80萬~85萬元/噸,品位為99.5%~99.9%的氧化鏑報價在8800元~9300元/千克,價格均比9月中旬有所下跌。
即便如此,包鋼稀土仍預計,今年全年累計凈利潤將同比大幅上漲。“也許公司效益增幅確實會有所下降,但以現在的行情看,稀土價格相比去年來說還是高的。”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行業分析人士對包鋼稀土未來業績仍抱有信心。
而為穩定稀土價格的穩定,包鋼稀土已經連續三次出手,先后用收購、停產的方式試圖托市,而近日南方最大的稀土產區江西也在全面停產,希望能夠聯動調解市場供需。但仍不見明顯收效。
美公司提前啟動稀土礦不過,在中國加大了稀土行業管控,在國際供需趨緊的情況下,國外已關閉的一批礦山將陸續得以開采。科羅拉多美國鉬業公司近日宣布,將啟動加利福尼亞州芒廷帕斯礦稀土生產工程,這比最初預期提前三個月。據悉,該生產作業需美國鉬業公司追加投資1.14億美元。預計公司首批稀土資源將于近期出產。
該公司聲明稱,2012年,該礦場產能將由原來的5000~7000噸增加至8000~10000噸,預計年產能可達19050噸。據悉,鉬業公司已向菲尼克斯擴建工程投資7.81億美元,用于促進工程現代化建設。預計2013年,該礦場稀土產能可達40000噸/年左右。
“由于稀土市場堅挺,且利潤較高,所以公司計劃提前啟動該工程。公司加快工程進度,盡快為采購商提供所需資源。此次工程的加速啟動有利于世界稀土產品供應的多樣化,這對采購商而言可謂是當務之急。”美國鉬業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rkSmith表示。
關閉本國礦山保護國內資源,在價格適宜的情況下大量進口進行儲備,是美國在稀土方面的慣常做法。“盡管國內稀土資源豐富,但由于可以從國外獲得更廉價的初級產品,因此,將國內最大的稀土礦山關閉了近十年,每年花巨額資金從中國等大量進口稀土。”江西理工大學教授鄧佐國表示。
部分客戶放棄中國市場據悉,雖然稀土產品近期開始大幅回落但仍處于高位,包括熒光燈、風電企業等多個行業均遭遇價格“后遺癥”。
“如果價格平穩上漲,企業經過調整照樣好做,但現在的暴漲暴跌就像坐上了過山車,這讓很多國外客戶承受不了。”有贛州稀土貿易企業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隨著國外礦山的陸續開采,一批原來依賴中國稀土供應的國外客戶很有可能轉投他國懷抱。
記者注意到,不止國外客戶,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考慮到相對寬松的海外尋求機會。“目前贛州市有不少稀土老板都有想法去越南、老撾、馬來西亞以及非洲地區做稀土生意。”贛州礦業公司人士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
也有行業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以世界30%左右的稀土儲量供應著世界90%以上的需求,國外稀土能重新開采,能夠緩解中國的供應壓力。“國外也陸續都在開采,但主要還都是輕稀土,對于中國特有的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重稀土)應該影響不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