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一線城市房價連續3月停漲 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創兩年來最低

2011-10-19 01:19:47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從今年7月到9月,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連續3個月停漲。

    昨日(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9月房價環比下降和持平的城市為46個,與8月相比沒有變化,其中房價下降的城市多出一個,持平的城市少一個。

    統計局對樓市調控似乎充滿信心。在當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房地產的價格出現了松動,房地產前期價格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明顯遏制。”

    這樣的觀點也得到不少業內人士的贊同。上海易居認為,9月一手房價止漲,二手房價下跌,標志著拐點基本確立。

9月房價整體漲幅僅0.003%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70個大中城市中,9月房價下降的城市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與8月相比總數相同。

    但在多數分析人士看來,仍有不少信號預示著房價下行趨勢的確立。其中之一便是,在環比價格上漲的24個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

    北京中原地產根據各城市的房價數據得出,上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環比漲幅僅為0.003%,幾乎接近停漲。而在8月,這一數據為0.02%。

    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在內,40個限購城市的房價平均漲幅為零。非限購的30個城市中,漲幅也僅為0.007%。

    據此,北京中原、鏈家地產、上海易居等多個機構幾乎一致地認為,樓市數據拐點已經出現,從10月開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將逐漸下調。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還指出了另一條佐證:9月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5個,首次超過上漲的城市(24個)。由于二手房對市場反應更加敏感,據此也可以判斷為出現“拐點”。

溫州數據警示房企資金壓力

    在公布房價數據的城市中,溫州無疑是個“異類”。9月,溫州房價環比下降1.3%,成為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降幅最大的一個。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溫州也成為唯一房價下降的城市。

    作為民間資本最為活躍的城市,溫州房價曾一度連續多月走高。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溫州民間借貸鏈條斷裂,導致不少開發商和投資者資金緊張,從而不得不降價出手。

    與之相關的一個新聞事件是,在另一個民間資本興盛的城市鄂爾多斯,近期有開發商因欠高利貸自殺。在外界的解讀下,這成為信貸收緊大背景下開發商資金斷裂的縮影,并預示著資金面帶來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今年1~9月,房地產開發商本年度資金來源為6.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7%。但其中,利用外資的增幅超過了50%,且自今年6月以來,個人按揭貸款連續4個月減少,國內貸款增幅也持續維持低位。

    “資金利用成本明顯上漲。”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12次上調后,目前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升至21.5%的歷史高位,凍結資金超過1.8萬億元。

    近日,從建行北京分行開始,一線城市的商業銀行也傳出上調首套房貸利率的消息。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繼建行之后,其他銀行也會跟進上調,或采取多項手段變相加息。

    主流觀點認為,盡管多數開發商的資金尚可支撐,但從政策層面看,企業正在面臨最嚴厲的信貸環境。另一組數據顯示,9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100.41,連續5個月保持下調,并創造了2009年9月來連續25個月的最低點。

調控“不能掉以輕心”

    從政府部門的表態看,始于今年1月的本輪樓市調控無疑是行之有效的。盛來運昨日表示,“我們初步判斷,我國房地產的調控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房地產的市場運行向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但他同時表示,“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所以要實時監控房地產的發展變化,來進一步鞏固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成果。”

    上述“不能掉以輕心”的說法,被解讀為高層的又一次政策表態。結合近期與樓市相關的大事件,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政策面收緊的現狀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本月11日,廣東佛山發布文件,明確放寬對四類情況的房屋限購,但隨后又緊急叫停。16日,新華社發表題為《樓市“冰點”背后  警惕“變相寬松”》的文章,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信貸、稅收、土地供應等‘治本之策’,做好房地產調控‘持久戰’的準備”。

    中原地產的分析稱,數據拐點并不代表市場拐點,樓市調整的趨勢已經確立,但調控力度更需堅持。楊紅旭也認為,在房價尚未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之前,樓市調控也絕不會像2008年那樣大幅放松。

    資金面從緊的大勢更難改變。楊紅旭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信貸政策不會出現像2008年四季度那樣的快速放松,理由在于當前我國仍面臨高通脹的壓力,即使7月份CPI已現拐點,但仍將在偏高水平徘徊6~9個月。他表示,本輪樓市的調整仍將持續,預計明年才有可能完成筑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