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匯金突然護盤 首日砸2億增持四大行

2011-10-11 01:37:37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楊井鑫發自成都、北京

    在一片沉寂中,A股市場結束了10月行情的首個交易日。昨日(10月10日),上證指數下跌14.43點,盤中創下近期新低2338.69點;滬市僅成交399.3億元,創出年內地量。昨日的市場,比國慶長假前最后一天更為低迷。

    然而,兩市收盤之后,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匯金公司宣布,再次增持中、農、工、建四大行。昨晚,四大行分別公布了增持結果:匯金公司增持工行A股1458.4萬股、增持農行3906.8萬股、增持建行738.4萬股,增持中行350.9萬股。根據四大行收盤價粗略估算,匯金昨日增持耗資約2億元。

    10月股市剛剛開啟,匯金的增持是否暗藏管理層意圖?它能否引領A股展開一波有力的反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各方人士進行了熱議。

滬指再創新低匯金出手

    此前,不少私募對10月行情并不看好。一位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缺乏實質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我是不打算參與的,因為要想重現去年10月行情的可能性太低了。”的確,盡管長假期間,周邊股市均呈探底回升之勢,但A股市場在消息面上卻并沒有太多誘人之處。

    昨日大盤在小幅高開后,很快便陷入持續調整之中。下午收盤前,上證指數最低跌至2338.69點,創出近期新低,全天報收于2344.79點。從盤面看,地產股對市場構成明顯拖累,此外白酒、旅游板塊以及前期游資炒作的個股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似乎一切盤面信息都顯示,資金仍在不斷離場。

    然而,就在收盤之后不久,中央匯金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公司自10月10日起已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四行股票,并繼續進行相關市場操作。

    昨日晚間,四大行陸續發布的公告顯示,匯金分別增持工行A股1458.4萬股、農行3906.8萬股、建行738.4萬股、中行350.9萬股。有趣的是,昨日工行A股總共才成交3700萬股,農行A股成交1.1億股,似乎除匯金公司之外,整個市場再也看不到有組織的買盤。

大力增持宣告底部到來?

    2008年9月19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出手買入工、中、建三大行股票。消息公布當天,上證指數大漲9.45%,個股大面積漲停。次日,上證指數再漲7.77%,幾個交易日后,股指從1900點附近反彈至2297點。

    當時,匯金公司增持大盤銀行股后,3家銀行分別發布公告稱,匯金公司初期僅分別買入了各自200萬股,并且將在隨后12個月內繼續增持。到2009年10月,匯金公司分別買入建行1.29億股、中行8160.7萬股、工行2.8億股。而在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匯金公司繼續對上述三大行展開為期一年的增持計劃。由此看來,此次匯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可謂是在休息了一年之后的再度出手。

    不過,2008年9月匯金公司增持三大行之所以能夠引發市場井噴,主要是當時管理層出臺利好組合拳。當時,除匯金增持外,調整印花稅征收方式以及國資委鼓勵央企增持或回購股票,也成為引發市場上漲的動力。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匯金增持的力度明顯強于2008年,雖然還不能表明市場底部已經確立,但這是一種態度,目的在于提振信心。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此次匯金出手不同于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更能代表管理層救市意圖,和2008年股市處于底部區域一樣,對穩定市場、夯實底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匯金的增持是現在市場的一個重大利好,也表明了證券市場已經接近底部。”

短期有望引發市場反彈

    那么,匯金公司出手真能救得了A股嗎?

    回顧2008年可以發現,匯金公司當時出手買入三大行之后,雖然一度引發報復性反彈,股指短期漲幅達27%,但其實并未真正探明底部。當年9月25日,滬指在見到2297點之后,再度持續回落,直到10月28日,滬指跌至1664點,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市場才真正確立底部的到來。

    對于此次匯金公司增持四大行,深圳某大型券商自營部老總表示,匯金公司是在向市場發出看多信號,意在提振市場信心,但市場究竟領不領情,還有待檢驗,現在還不能認為真正的底部已經確立。

    湘財證券宏觀策略部主管徐廣福則更為樂觀,他預測,上升的行情將有望持續1~2個月,股指的上升空間在200~300點。

    上述券商自營部人士也指出,短期來看對市場還是存在明顯的利好作用,大盤有望迎來反彈。但是從長期來看,A股市場還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民間借貸引發的資金鏈斷裂風險、海外市場的再度探底,以及中國水電、新華人壽等大盤股的發行。因此,中長期走勢還有待觀察。

    分析人士認為,要想真正確立底部的到來,從管理層的角度來看,就必須發出更多利好消息來配合。能夠預期的是,在CPI見頂的背景下,央行能夠對貨幣政策有所放松,否則反彈又將是曇花一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