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沃爾沃本土化欲奪豪車20%份額 扭虧增盈倚重中國市場

2011-08-26 01:35:16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8月23日,沃爾沃汽車高管團隊亮相北京。

    據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施瑞翔透露,目前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位于前三位的市場分別為美國、瑞典和中國。

    按照沃爾沃汽車的發展規劃,到2016年,中國市場將成為沃爾沃汽車全球最大的市場,承擔20萬的銷售任務。到2020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目標為80萬輛。

問題與成績同在

    借力于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沃爾沃汽車實現了持續盈利。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超過23萬輛,同比增長20%,稅前利潤超過12億瑞典克朗(約12.14億人民幣),同比增加了4.5億瑞典克朗(約4.55億人民幣)的利潤收入。其中,中國市場銷量超過2.1萬輛,同比增長36%,略高于國內豪華車市場整體增幅,市場占有率為4.3%。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沈暉稱,2010年沃爾沃汽車在全球市場扭轉了持續兩年來的下滑趨勢,全年汽車銷售量達37.4萬輛,比2009年增長11.2%,實現了全年盈利。截至目前,沃爾沃汽車已連續6個季度盈利。

    但是,問題與成績一樣擺在眼前。“在瑞典,沃爾沃被看做中國企業;在中國,它又歸于中外合資。”沈暉不免擔憂,“定位的尷尬讓渴望全球復興的沃爾沃壓力陡增。”

    施瑞翔坦言,獨立運作一年來,沃爾沃汽車看到的都是積極因素。因為沃爾沃汽車自被吉利收購之后,運營方面完全是獨立的。與“福特時期”相比,現在沃爾沃汽車的獨立性大幅增強,整個決策速度大幅提升,變得即靈活又有效率。

加大研發費用

與“福特時期”相比,如今沃爾沃汽車需要獨立支撐各項費用。理查德·蒙都諾對此并不擔心,他表示,雖然具體數額不便透露,但研發費用與之前相比確實增加了。

    與研發息息相關的是,沃爾沃現有車型數量與其期望的市場份額并不匹配。施瑞翔表示,目前,沃爾沃正在加緊研發工作,將針對中國市場研發一款全新車型。據悉,沃爾沃將在2013年、2014年國產兩款車型。

    沈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半年來沃爾沃汽車已經完成了對中國市場的產品規劃,哪些產品國產、哪些產品進口,大慶、成都工廠項目落地后分別引入什么車型,這些規劃均已通過董事會批準。

    顯然,要在2016年取得中國豪華車20%的市場份額,沃爾沃目前在中國的7款車型是遠遠不夠的。

    有消息稱,沃爾沃的戰略為中小車型在中國研發,大型車先期以進口方式銷售。目前,沃爾沃正在研發一款高端車型,競爭對手直指奔馳S級和寶馬7系。

“本土”地位突顯

    未來5年要實現在中國20萬輛的銷售,那么年均銷量增長將接近40%。這一目標遠高于中國汽車市場平均增速,也高于施瑞德所預計的2020年之前中國豪華車市場30%的增速。要完成這一目標,沃爾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中國是沃爾沃汽車的本土市場,未來銷量最大的市場很可能在中國。”施瑞德表示。

    為此,沃爾沃正在中國市場進行全面布局。

    在組織架構方面,施瑞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沃爾沃幾乎將哥德堡總部的組織架構復制到了中國。這將提高中國本地化決策的速度,慢慢轉向更多的國產車型。他表示,沃爾沃會穩步地推進國產計劃,未來幾年,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工廠建成后,沃爾沃汽車會實現更多的國產車型。

    銷售網絡方面,沃爾沃在中國的經銷網點正以每月新增兩家的速度發展。據施瑞翔透露,到目前為止,沃爾沃已經在83個城市擁有117家銷渠網點,到2015年,沃爾沃汽車經銷網點將超過200家。

    沈暉坦言,“在沃爾沃汽車‘獨立’運營一周年和沃爾沃中國戰略發布半年來,最大的難題無疑是沃爾沃汽車全新企業文化的塑造。”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文化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

    相關分析認為,一個國際豪華品牌的全面復興,僅依靠新興市場遠遠不夠,沃爾沃汽車在歐美傳統市場的全面復興至關重要,這也是沃爾沃汽車面臨的另一大難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