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9 01:19:26
伴隨著松下電器收購三洋電機后對相關業務的重組,2010年相繼轉讓了物流、半導體業務后,三洋電機旗下白電業務也成為松下“清理”的對象,接盤方是來自中國的家電巨頭海爾集團。這是中國企業歷史上首次并購日本家電制造巨頭的主營業務。
每經記者 吳文坤 發自北京
在TCL重組法國湯姆遜數年后,中國家電企業又一次海外大收購正在開啟。
伴隨著松下電器收購三洋電機后對相關業務的重組,2010年相繼轉讓了物流、半導體業務后,三洋電機旗下白電業務也成為松下“清理”的對象,接盤方是來自中國的家電巨頭海爾集團。這是中國企業歷史上首次并購日本家電制造巨頭的主營業務。
與TCL收購湯姆遜被中國家電行業公認為失敗案例相比,海爾集團的此次收購,被普遍視作合理的國際化布局。
海爾接盤三洋白電
據日本媒體報道,海爾集團將收購日本松下旗下三洋電器白色家電。三洋把在日本和東南亞的洗衣機、電冰箱近10家關聯企業的全部股份及近700億日元的白色家電業務,以約100億日元的價格銷售給海爾,旗下2000多名員工也將轉入海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海爾集團,對方對收購一事進行了確認。
據了解,海爾集團和三洋電機昨日(7月28日)在青島已就海爾意向收購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器業務簽署了備忘錄。
海爾集團提供的材料顯示,除了在上述區域的三洋電機洗衣機、冰箱的研發、制造以及所收購公司家用電器的銷售和服務業務外,包括三洋洗衣機品牌AQUA以及相關品牌也在此次收購之列。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副社長本間充昨日表示,通過向海爾集團轉讓三洋電機的洗衣機和家用冰箱業務,三洋電機為此次轉讓涉及的員工提供了保障他們就業的機會,并使三洋電機的業務得以繼續發展。
不過,日本媒體所報道的收購金額未得到海爾集團的確認。
由于昨日只是簽署備忘錄,海爾集團表示,今后雙方將進一步協商,相關合作內容有可能發生變化。據了解,收購雙方預計在今年9月底簽署正式協議。
海爾會否重蹈TCL覆轍
這次被日本媒體稱為 “歷史上首次中國企業并購日本家電巨頭主力事業”的收購背后,是海爾對國際市場份額擴大的渴求。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電冰箱市場份額中,海爾、三洋分別占比12.6%、4.4%,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七;洗衣機市場份額中,兩者分別占比9.2%、5.5%,排名分別為第二、第六。此外,三洋在日本洗衣機市場、越南冰箱市場所占份額分別為15%、30%。
毋庸置疑,收購之后的國際化效應、規模效應會放大。海爾集團副總裁杜鏡國表示,此次收購是海爾整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步,將為海爾實現未來可持續成長奠定基礎。
產業經濟評論家洪仕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總結了當年“TCL之殤”的主要原因。一是舍近求遠,二是文化差異,三是大包大攬,“最后解聘員工都耗費了不少費用”。
在他看來,海爾在此次收購中采取了就近策略。與歐美市場不同,日本、東南亞市場與中國市場有著距離近、消費習慣和銷售結構相似等特點,文化背景也類似。據了解,從1996年開始,海爾就已經在東南亞部分國家建立了海外生產廠。收購三洋的技術,也有利于海爾應對國內的市場競爭。
此外,與當年海爾進入美國、在高端市場打造品牌形象不同,此次并購似乎更務實。洪仕斌認為,無論從物流鏈還是產業鏈,此次收購的銷售作用都大于品牌作用,是海爾真正邁向國際化的銷售策略。這也是中國家電業國際化戰略回歸市場競爭的本位,從最初的產品出國,到品牌出國,最終是銷售出國,構建了“產品+品牌+營銷”多輪驅動體系。
另外,根據約定,此次收購完成后,海爾在日本市場將實現“Haier”和“AQUA”雙品牌運營;在東南亞,海爾在運營 “Haier”品牌的同時,將 在 指 定 期 間 內 同 步 運 營“SANYO”品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