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張海英:銀行“不差錢”,但“差勁”

2011-06-07 01:22:21

張海英

  下崗女工杜女士到南京市中央門一銀行取款時,存折上僅有的3000元錢全部取出后,結果銀行一下就多給了2.7萬元現鈔。發現銀行多給錢后擔心會出問題的杜女士隨即報警求助,然而杜女士在警察陪同下趕到銀行退款時,卻遭遇了意外一幕,銀行不僅拒收這筆市民主動退款,反而將杜女士一行趕出了銀行。銀行自查發現出錯才連夜追款,并稱出錯原因是新手操作不當,但對杜女士還款熱心之舉毫不領情,并拒絕道歉。

(6月6日《揚子晚報》)

    這是很讓人意外的一件事。銀行出錯,儲戶三次還款三次遭到拒絕。要不是公民報警求助,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許霆”。顯然,不同人對“三還三拒”有各自看法,在我看來,這把銀行的傲慢與儲戶的恐慌暴露無遺——銀行的強勢與儲戶的弱勢對比十分鮮明。這件事不僅給儲戶上了一課教公民如何做人,更給銀行上了一課教銀行如何做企業。

    銀行的傲慢不僅表現在儲戶三次還款三次遭拒,還在于銀行竟然說出“銀行不差錢”!不僅普通銀行員工冷對熱心儲戶,就連行長的態度也相當蠻橫——聽都未聽進去就把儲戶關在銀行大門外,就連最后的道歉似乎也缺少誠意。

    眾所周知,我們很多銀行患有“傲慢病”。比如,部分銀行向個人收取“零鈔清點費”;該對客戶盡到的告知義務而沒有盡到;一句“根據自身成本調整收費合法合規”,銀行的跨行取款手續費就上漲了。這些都是銀行傲慢的表現,不僅體現在各種霸王條例上,還體現在柜臺服務態度和服務效率上。歸根到底,這都是銀行競爭不充分、大銀行壟斷惹的“禍”。

    而儲戶對銀行多給錢則表現出恐慌,體現出弱勢。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第二個“許霆”,該儲戶不僅找來證明人幫助自己還款,而且還報警求助。這一方面說明,“許霆事件”提升了公眾的法律意識,尤其是提醒公民不能貪銀行之財;另一方面,現有制度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儲戶出錯面臨牢獄之禍,而銀行出錯卻似乎不用承擔什么法律責任,讓人十分不解。

    在我看來,僅銀行柜臺上一塊小小的“錢請當面點清,離柜不認”的提示牌,就折射出銀行強勢與公民弱勢。一旦銀行少付錢給公民,銀行往往會以此為由拒絕補給公民,不承認不當得利,而銀行如果多付錢給公民,公民反而變成了不當得利,若不及時還款就要付出沉重代價。盡管提示牌沒有法律效力,但銀行這樣的做法無疑不符合公平原則。

    我以為,這家商業銀行不僅要向三次還款的儲戶鄭重道歉,更要向其他廣大儲戶公開道歉。原因很簡單,一是銀行的資金是廣大儲戶的錢,而銀行的說法“銀行不差錢”——把儲戶的錢變成了銀行的錢,這種盛氣凌人的說法傷害了廣大儲戶;二是廣大儲戶的錢銀行沒有管理好導致出錯,應向儲戶道歉。銀行把出錯的責任推到新手身上,如同某些地方政府把責任推到“臨時工”身上,缺乏說服力,說明銀行存在不少管理漏洞,不對儲戶負責。因此,該道歉,該被懲罰,更該讓犯這種錯誤的銀行付出代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