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1 01:46:10
對于風雨飄搖的大盤來說,工行大漲無疑起了定心丸的作用。昨日(5月31日),上證指數出現37點的反彈,為近來罕見。市場也紛紛猜測,工行上漲或許又是匯金所為,因為這符合匯金一向低位維穩的作風。
有意思的是,在市場盛猜匯金出手的同時,一些融券者卻毅然決然地進行了反向操作。
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周一,在工行7.07億元的成交中,僅有92萬元來自于融資買入;而融資償還卻達到687萬元。這意味著光是融資端,工行就發生了595萬元資金凈流出。與此同時,當天融券賣出卻達到119.93萬股,融券償還僅有14.8萬股。截至周一收盤,工行融資余額和融券余額分別為4010萬元和560萬元。
這是工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一次融券賣出,在融資融券歷史上,單日百萬股級別賣空也不多見。
一位北京的券商分析師指出,以大戶為主的融資融券者一多半看空工行,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認為工行短期要跌。
“融資融券交易者都是以短線為主,看重短期收益。從歷史經驗來看,像工行這種超級大盤股,需要大量資金拉動,因此除非大牛市,大漲后第二天,資金供給一般跟不上,多會回調。這與工行基本面無關,更多是市場行為?!鄙鲜龇治鰩煼治龅?。
2010年11月15日,工行當天放出巨量,大漲6.60%,其后因配股停牌。在11月24日復牌當天以跌停報收,并在隨后四個交易日連續收陰。短短5天,跌幅高達14%。
不過,對于工行基本面,市場人士仍然看好。中信證券在最新調研報告中給予了工行“買入”評級,指出工行收入增長強勁,撥備策略穩健,后續季度業績增長確定,目標價為5.20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