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何志成:對危機嚴厲警示才可能避免危機

2011-05-25 01:45:59

何志成(農行總行大客戶部高級專員)

    就在很多經濟學家熱烈討論中國經濟會否進入滯脹怪圈時,A股市場本周一的大跌,向表面不錯的中國經濟發出了警告。周二A股繼續下跌,但沒有出現極端的破位走勢——守住了月線關鍵點2750點。

    相對應的消息有:周一匯豐銀行與高盛對中國經濟近期和未來表現都進行了評價和預測,匯豐銀行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1.1,創10個月以來新低;高盛則調低了2011~201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同時調高了未來兩年的通脹預期。股市的表現和境外金融機構的預測都在提醒我們:中國經濟不是大好,甚至談不上小好。我之前提示全球經濟存在三大風險(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和中國經濟“硬著陸”),現在歐債危機已經顯現,而中國經濟出現滯脹甚至“硬著陸”的風險可能性在增加。

    宏觀經濟中有些風險是可以通過主觀努力避免的,但要承認危機隱患,作出正確防范。中國經濟滯脹風險屬于正在形成的風險,屬于可以規避的風險,但前提是必須承認這個風險,及時調整政策應對;相反,如果無視這一風險,繼續實行更嚴厲的緊縮政策,則可能使經濟下滑趨勢加速,使隱形風險變為顯性風險。

    我注意到,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先生在陸家嘴金融論壇發言的語氣有了細微的改變。他說,央行未來的任務就是要在促進經濟增長以及控制通脹兩方面找到平衡點。雖然他沒有說平衡點是什么,具體措施是什么,但他今年以來第一次將促進經濟增長放在了抗通脹前面,發出來宏觀經濟調控有可能轉向觀察期的信號。無獨有偶,本周一晚間,央行向各金融機構進行本周發行央票詢價,在詢價表格中沒有出現3年期國債的擬發行數字。從這個細節與周小川講話口風的變化,我以為中央高層已經注意到中國經濟的確存在著滯脹風險,已經開始準備政策調整了。

    近期,中央領導密集赴各地考察,重點調研中國經濟是否存在經濟學家爭議最大的三大拐點,即中國式通脹的拐點、房地產市場價格拐點、中國經濟增長拐點。我相信,考察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就是高通脹率將維持較長時間,目前談通脹拐點來臨還太早,因此對高通脹環境要繼續保持壓力;但是,經濟工作的重點要轉向保增長,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不能太緊,對實體經濟的貸款要增加,尤其是中小企業,要防止實體經濟增速下滑太快,當前尤其要注意防止電荒的進一步蔓延和擴大,避免企業因為缺乏流動資金而停產。因為保增長本身就是抗通脹,這是一個重要的認識。

    最近,很多經濟學家都在辯論房價會不會大跌,但很少有人分析暴跌的結果會是什么。經濟學是講邏輯的,因為經濟系統本身就有嚴密的邏輯鏈,在某些關鍵點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房價漲跌、房地產調控是否加碼,目前就是中國經濟的關鍵點。

    我以為,未來中國經濟是否會進入滯脹怪圈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房價是否出現暴跌。我相信,如果對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措施出臺采取更謹慎的態度,今年房價會出現緩慢下跌。這有利于消化巨大的庫存,也會給建立新的房地產市場制度留出時間,而這才是最重要的。相反,如果認為當前房地產調控遠遠沒有到位,還需要更嚴厲,房價很可能出現恐慌性下跌。

    我相信,經濟學家對房價拐點的討論,高層天天在看;我也相信,統計局報告的數據,高層未必都信,尤其是關于絕大多數城市房價仍然在上漲的報告。我最近觀察發現,北京以及周邊的商品房市場,房源越來越多,成交量卻大幅度下降。房價雖然降幅不大,但僅僅是報價沒有降,真實的成交價都是下降的。表面上看,目前房價還處在僵持狀態,但買房人都在觀望,想賣房子的人卻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就差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房地產調控政策再嚴厲一點,房價必然暴跌。

    房價暴跌帶來什么后果?是經濟大起大落。我最擔心的就是經濟短期內大幅度下滑,導致中國實體經濟出現一次大規模的  “拋庫存”。要知道中國的絕大多數企業都有巨大的庫存,而這些庫存絕大多數都是與房地產相關的原材料。

    幸運的是,中國的投資者比很多經濟學家更清醒,他們用股市的大跌提醒經濟學家、提醒高層決策者:中國經濟已經面臨關鍵點,宏觀經濟調控需要格外地謹慎,處理不好,中國經濟很可能進入滯脹區,房地產市場則會“硬著陸”。提醒危機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中國股民為此付出了代價,相信這次提醒已經引起高層注意——周小川講話口風改變就是信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