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1-04-08 02:00:25
“現在降價的項目大多采取折扣這樣一種暗降的方式,由于還沒有到入市的高峰期,絕大多數樓盤還在觀望。”
每經記者 葉書利 尚希 發自北京
拐點,距離北京樓市到底還有多遠?
3月29日,北京市政府發出通知,明確提出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去年相比穩中有降。首提“降”字,北京更被認為是出臺了最嚴的房價控制目標。房價是不是真的要降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合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對目前北京在售的313個樓盤進行了全方位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3月23日,盡管表面看樓盤整體打折者眾多,但這些折扣與優惠在 “京15條”出臺前也能夠拿到,實際降價樓盤或不到一成。
“現在降價的項目大多采取折扣這樣一種暗降的方式,由于還沒有到入市的高峰期,絕大多數樓盤還在觀望。”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少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一旦等到大批量的項目進入市場,新開盤項目的價格會有明顯的回落,預計到4月底和5月初之間,北京樓市的價格會有一個明朗的趨勢。
調價項目有所蔓延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商品房期房成交量為4853套,現房住宅成交量為890套,雖然成交量環比2月份均有上漲,但主要因2月份的春節長假。3月的全月成交量同比2010年同期下降超過43%,而相比2011年1月份更是降超50%。
市場成交的驟降并沒有立即作用于在售樓盤的價格。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在對北京313個樓盤的統計調查后發現,限購令之后,北京僅有28個樓盤降價或加大促銷力度,變相調價僅占近8.9%;52個樓盤漲價,或降低促銷力度,曲線提價占比為16.6%;其余233個樓盤,政策高壓下,定價策略紋絲不動,占比高達74.5%。
雖然僅有一成項目在定價方面有所回落或加大了優惠幅度,但較為明顯的一個趨勢則是,普通住宅項目降價的范圍有所擴大,而別墅類的高端住宅依然保持了較為堅挺的價格。
普通住宅方面,來自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的統計顯示,北京232個在售住宅項目中,3月漲價項目21個,環比下降46.2%;降價項目17個,環比增加143%;有186個住宅項目價格停漲。3月北京降價住宅項目占在售住宅項目比例為7.6%,環比上漲4.6個百分點;漲價項目占比9.4%,環比減少6.3個百分點。
“二三月份入市的樓盤相對較少,所以降價增加的幅度還不是非常明顯,目前降價的區域主要還是集中于遠郊區縣。”楊少鋒表示。
但楊少鋒同時告訴記者,目前也有部分市區的項目調低了定價預期,“目前我們剛剛接手一個位于北四環的公寓類項目,開發商的定價要比調控之前降了10%。”據其介紹,從3月以來新開盤項目的報價,均比原來的對外報價下調了10%~15%。
對此,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教授劉洪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價值的70%以上是由位置決定的,所以打折促銷等價格松動現象首先從遠郊區縣開始,是非常正常的市場現象。“由于目前北京市新增住房供應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圍,城市中心區的新增供給非常少,所以這部分樓盤的價格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領漲”變“領跌”
要說去年北京樓市最具戲劇性的區域,莫過于通州。在去年年初“通州新城”的利好刺激下,通州地區的房價一度飆升過3萬大關。而就在第一輪調控之后,通州地區的房價大幅回落,成為由“領漲”到“領跌”的典型。而限購令下,通州地區最為明顯的一個趨勢則是,降價拋售的二手房越來越多。
“均價只有1.2萬元/平方米,再沒有比這更便宜的了。”4月5日,位于通州區梨園附近的一位地產中介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相比二手房市場,房山地區的新房市場再次成為限購令下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地區。
由于地鐵開通和眾多知名房企的入駐,房山樓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炙手可熱,價格也是節節攀升。以中糧萬科長陽半島項目為例,該項目自去年7月開盤以來,多次續寫“日光”傳奇,記者在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查詢發現,該項目一期(2010年7月24日開盤)的成交均價為13685元/平方米,時隔一月,二期的成交均價已漲至15599元/平方米。
但限購令之下,多數剛需被抑制,而主要面向剛需市場的房山樓市也備受打擊。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2月房山僅成交193套普通商品住宅,較1月成交1287套下降了85%,其下降幅度高于全北京市的平均降幅70.24%;3月,房山區有4個住宅項目公開降價,打折樓盤數增加到11個。
觀望均為暫時
從調查數據來看,“降價”并不是當前北京樓市的基調,“觀望”仍是主題詞。
在調查中,超過七成的樓盤面臨政策高壓,價格依然紋絲不動;更有大約16.6%的樓盤逆市提價。在這52個漲價的樓盤中,別墅項目占20個,由于受供應趨緊及項目本身的特殊性,業內專家對此也表示,別墅項目很難大面積降價。
針對逆市提價的住宅項目,在楊少鋒看來,個別項目提價抱有“并不打算今年賣”的心態,同時也不排除一些項目確實位置很好而不愁買家。
“同樣的外部政策和市場環境,不同的開發商會采取不同的策略。當前大部分樓盤定價沒有變化,部分樓盤甚至提價,相較2009年、2010年樓盤開盤價格輪番上漲的狀況,應該說這也是個積極的變化。”劉洪玉表示,隨著政府調控住房市場的各項政策實施,尤其是加息等貨幣政策的不斷加碼,北京樓市成交量明顯減少,價格下調的壓力在不斷加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