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榮醫療:志存高遠的潔凈手術室專家
2011-02-15 01:30:06
尚榮醫療成立于1998年,主要提供以潔凈手術部為核心的醫療專業工程整體解決方案,具體包括醫療專業工程(如手術室、ICU、實驗室、化驗室、醫用氣體工程等)的規劃設計、裝飾施工、器具配置、系統運維等一體化服務。自成立以來,該公司一直專注主業,承接了近200家醫院超過1000間潔凈手術室的建設工程,是名副其實的行業領軍者。
高瞻理念造就的領軍者
領軍者的頭銜并不是一蹴而就,縱觀歷史,尚榮醫療的成功得益于其對行業的高瞻遠矚。
其實早在公司成立之年,國內尚未制定潔凈手術室建設標準,尚榮醫療硬是在借鑒國外潔凈手術室的發展情況下,開始了摸索創新之路。僅僅在成立的第二年,公司便承接了廣東省深圳中心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潔凈手術部的建設項目,就此奠定了在行業里的先發地位。
如今,國家衛生部及建設部早已制定了詳盡的潔凈手術室建設標準,尚榮醫療更是緊把市場發展脈搏,不但向醫院提供專業化設計、裝飾施工、器具配置等服務,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逐步增加產品和部品部件的設計與生產、買方信貸、系統運維等增值服務,形成了目前的“設計+施工+產品+服務”式的全方位服務,實現醫院科室建設的“交鑰匙”工程,服務范圍由醫院手術部擴展至ICU、化驗室、醫用氣體工程等醫療專業工程,成為全國范圍內少數幾家“全能型”企業,所承接的醫院將近200家。這樣“一站式”服務的好處在于可減少醫院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低成本化也將公司與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雙贏的業務系統。
除了認準主業,一如既往的埋頭發展外,高瞻的理念還體現在了公司對技術方面的不吝投入。資料顯示,尚榮醫療歷來重視技術的研發工作,已組建了行業內領先的技術研發團隊,擁有研發設計人員83名,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超過40名人員從業經驗超過3年,對醫療服務市場、手術室的演變發展有較為深刻的認識。2007年~2009年及2010年1~6月,公司分別投入研發費用410.53萬元、362.44萬元、534.74萬元和130.32萬元,為公司保持技術優勢奠定了基礎。
正是對技術這一核心支柱的重視,使得如今尚榮醫療已然積累了多項運用于潔凈手術室的專利技術,以及空氣潔凈、環境參數實時監測、多參數綜合平衡控制、智能PID控制、集散控制、多系統集成與中央管理等多項國內領先的專有技術。公司的智能自控手術室產品榮獲國家科技部、商務部、質量監督總局及環保總局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榮譽,榮獲深圳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獲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頒發的高新技術項目。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自主創新行業領軍企業之一、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潔凈手術室市場正迎大發展期
隨著國家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標準》和《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的相繼出臺,以及受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響,潔凈手術室受到了醫院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新建和改擴建高標準潔凈手術室已成為醫院發展建設中的重點之一。
在《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可以看到,3年內中央重點支持2000所左右縣級醫院 (含中醫院)建設,使每個縣至少有一所縣級醫院基本達到標準化水平,這就促使了各地政府對醫院新建工作的加速。數據顯示,2008年新建手術室中潔凈手術室大約7214間,比例約為70%,2009年為8192間,這一比例達到了75%,而兩年的市場規模分別為30.3億元和36.86億元,市場增長率為21.65%。
而隨著我國醫院建設的快速發展和潔凈手術室的逐步普及,未來5年內,我國新建潔凈手術室將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長速度。以上述數據為基礎,則我國新建潔凈手術室的市場空間今年預計為53.08億元,而到了2014年,預計上升至91.72億元。
在改造潔凈手術室方面,目前我國有超過80%的醫院建設于2000年及以前。早期建成相關手術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所用材料不符合規范要求、手術室內的細菌含量較高、控制系統落后、清潔時間長等弊病,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發展的需求。而更新方面,由于受到了手術室室內空氣的潔凈度、設備的先進性等要求推動,潔凈手術室平均每10年需要更新一次。
根據我國社會經濟及醫學的發展趨勢判斷,潔凈手術室在未來10年將逐步取代現有普通手術室,而手術室的平均使用壽命約為10年,則2009年底我國各類醫院現有的11萬間手術室將在未來10年間至少進行一次改建或更新,每間手術室改建或更新的費用約為60萬元,未來10年間現有手術室改建及更新的規模達660億元。
除了上述市場外,醫院其他醫療專業工程和鄉鎮衛生院醫療專業工程的市場前景也不可小覷。
根據《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2006)》,我國三級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均應設立重癥醫學科,ICU服務病床數量根據醫院等級和實際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該ICU服務病床數占醫院病床總數的2%~8%為宜,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醫用氣體工程主要用于維系危重病人生命,促進病人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廣泛應用于醫院的手術室、ICU、病房等科室;化驗室是綜合醫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主要用于臨床醫學檢驗。根據我國醫院建設的相關標準以及發行人多年的運營經驗,上述各種醫療專業工程每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20億元,且隨著醫院建設的發展,該市場規模在未來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而根據 《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擁有38475家鄉鎮衛生院,擁有93.34萬張床位。根據國務院2009年3月18日下發的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 (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我國將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資金投入,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2009年開始全面完成中央規劃支持的2.9萬所鄉鎮衛生院建設任務,再支持改擴建5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每個縣1~3所。近年來,一些發達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已經逐步開始進行潔凈手術室及ICU等醫療專業工程建設。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中央財政不斷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傾斜,鄉鎮衛生院的醫療專業工程市場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隨著醫院的建設發展,醫院潔凈手術室、ICU、醫用氣體工程等醫療專業工程市場前景廣闊。且隨著鄉鎮衛生院的逐步發展,潔凈手術室、ICU、醫用氣體工程等醫療專業工程也將在鄉鎮中逐步開始普及。在這樣的背景下,尚榮醫療所處行業的市場空間巨大,公司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會。
募投是邁向發展規劃的重要一步
本次尚榮醫療擬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050萬股,所募資金將全部用于主業的發展,擬投入在智能自控手術室技術改造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這3個方面,擬投入總額分別為1.35億元、6290萬元、4878萬元。3個項目從擴產能、強化技術和完善網絡入手,這恰恰符合公司目前所制定的發展規劃。
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有6個方面,分別是智能自控手術技術改造、研發中心建設、營銷服務網絡建設、人才培養和人員擴充計劃、組織管理結構調整和再融資及收購兼并計劃。公司表示,隨著我國衛生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對衛生醫療事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以及醫療服務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幾年我國醫院將迎來新建、改建、擴建的高峰。為抓住醫療專業工程服務市場迅速發展的契機,獲得更大發展,公司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投入發展規劃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務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及市場占有率,是公司邁向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
智能自控手術室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主要為廠房建設與改造、購置先進的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產品生產檢測設備,加強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研發,將在研發中心的配合下逐步完成醫用氣體監控、數字動態病歷管理、手術導航系統、醫學影像以及移動手術室潔凈與數字智能控制等產品的開發,實現現有智能自控手術室技術升級,最終實現現有智能包括自控手術室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增年產430套的手術室部品部件,達到年產600套手術室部品部件的生產能力。
公司表示,項目達產后,智能自控手術室配套產品生產產能較2009年增加252.94%,產能復合增長率為37.06%,而公司2008年、2009年及2010年1~6月份,此業務收入分別為1.03億元、1.59億元和1.06億元,以2010年全年實現收入2.00億元計算,則該業務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9.35%,完全能夠消化新增產能。
而研發中心的建設則關乎公司是否能夠在行業里保持領先的地位。公司表示,公司今后將繼續圍繞醫療專業工程相關領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以橫跨自動控制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空氣潔凈處理技術、醫療信息化技術等多學科技術的智能自控手術室系統產品為公司的起點,加大在手術部領域的投入,手術室智能自控系統、醫用氣體監控系統、數字動態病歷管理系統、手術導航系統、醫院數字化控制系統等技術的研發,提高手術室的信息化、智能化,降低手術室的成本,推動國內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發展。
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則是對公司現有營銷服務網絡的改造與升級,在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西北、西南、華南建立7個區域營銷中心,并在各區域主要城市建立辦事處,形成以區域營銷中心為核心,以各地辦事處為補充的覆蓋全國的營銷服務網絡。公司將建設CRM營銷網絡系統項目,使企業營銷理念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轉移,建立現代信息技術與營銷相結合的體系,打造集品牌傳播與管理、產品設計研發、供應鏈整合、市場信息反饋、客戶響應與服務、電子商務ERP系統于一體的營銷服務體系。
尚榮醫療的拓展也受到了諸多券商的關注,招商證券、中信建投、東海證券、國元證券以及國泰君安等紛紛發表了對其的觀點,大多對這一快速擴張的醫療專業工程領軍者充滿了好感。長江證券將該公司稱為手術室潔凈專家,其預計尚榮醫療將隨著國內醫院基建升級而分享到市場容量擴大帶來的機遇,具備持續增長的能力。國泰君安還認為,如果公司上市后擁有超募資金,公司還可能將資金用于醫用制氧系統和手術監護型救護車的業務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