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要提高養老金 還要改變多軌制
2010-12-24 01:45:13
王石川
國務院常務會議22日決定,從明年1月1日開始,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將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等。
自2005年起,我國已7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這無疑是一條令人欣慰的好消息。然而,在欣慰之余,我們還應該看到,在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月人均140元左右的增加額,能否助企業退休人員跑贏CPI,仍然是個需要探討的命題。國家這次提高的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提高之后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不是更接近?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何鳳秋曾說過,經過幾次調整,城市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仍不到公務員養老金的50%。
眾所周知,我們當前實施養老金雙軌制,坊間對此質疑不斷。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網友認為企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養老制度實行“雙軌制”非常不合理。更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農村養老金領取人口比例僅為4.8%,城市養老金領取人口比例為78%。正如何鳳秋所稱,目前我國城鎮分為三類養老制度:一是企業養老保險;二是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三是公務員退休制度,這三項的養老金數額比是1:1.8:2.1,公務員最高,而且不用繳費,財政全額撥款?!八槠钡耐诵葜贫龋矊е铝硕畏峙涞牟还健?br/>
針對養老金雙軌制的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全國人大代表詰問:“同樣是正廳級干部,憑什么在企業退休只能拿4000元/月,當公務員退休則可以拿8000元/月,而且公務員工作期間還不用交養老保險?”誠然,養老金既是社會對一個人貢獻價值的評價,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安度晚年的“養命錢”。如果說沒退休前,在工作上待遇應有所差別,但退休后依然差別懸殊,顯然就背離了公平正義。對此,已經有專家學者多次建言,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范疇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制度設計上首先應該注重保持社會穩定和維護社會公平,而不是拉大群體差距或帶來更多的社會矛盾。
要提高養老金,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讓更多的農民也享有養老金的潤澤,更要改變多軌制,破除“碎片化”的退休制度。唯有如此,才能讓所有的老人活得有尊嚴、有公平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